主講:
陳思宏(本屆「臺大川流臺灣文學駐校作家」)
譚光磊(光磊國際版權公司負責人)
主持:陳榮彬(臺大翻譯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時間:2022年03月18日(五)下午12:20-14:00
地點:臺大文學院演講廳

撰稿人:廖紹凱(臺大臺文所博士生)

臺灣文學的外譯
與國際版權

主講1

陳思宏

主講2

譚光磊

主持

陳榮彬

2022.03.18
臺灣大學文學院演講廳

台灣文學外譯與國際版權

譚光磊先向觀眾說明台灣文學外譯的歷史沿革,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七〇年代,一九七二年《中華民國筆會季刊》創刊,以及齊邦媛編選的《現代中國文學選集》在當時以期刊、選集英譯台灣作品。不過,前者因為是期刊而難以進到商業市場,後者在學院體制中成為教育的一環,卻也難以在市場銷售。

第二階段是九〇年代,當時的行政院文建會(現今的文化部)開始中書外譯的計畫,主要翻譯的語種是英文、法文與日文。九零年代外譯的策略,主要與各國家的出版社合作,類似「借殼上市」以藉由出版社的名義,幫台灣政府出書。例如,英譯的主要出版社就是與哥倫比亞大學合作。譚光磊提及,這階段外譯重要的意義在於將作品以單行本方式翻譯與發行。他也提到這時期有些特殊的作法,是將作者的多部作品刪減活出,如李喬的《寒夜三部曲》,施叔青《香港三部曲》以及張大春的《野孩子》、《我妹妹》都刪節成一本。雖然這階段台灣書籍可以以單行出版,卻仍是學術出版,因此在市場的能見度相對的低。

第三階段是二〇一四年開始。重要的一件事是吳明益《複眼人》由英國藍燈書屋旗下的Harvill Secker買下版權;另一件事是文化部推動「臺灣版權國際行銷計畫」以及建置《Books From Taiwan》挑選具十件臺灣原創出版品進行部分章節英語試譯,並收錄於刊物《BOOKS FROM TAIWAN》。譚光磊認為這兩件事象徵著台灣作品走進市場。

接著,譚光磊以版權人的經驗,分享書籍版權販售的個案。譚光磊以獲得雨果獎的劉慈欣《三體》、獲得布克獎的韓江《素食者》、獲得美國國家書卷獎的柳美里《東京上野站》說明,他在思考台灣外譯時將視野拉高到亞洲層次,而不單只是思考台灣作品。其後,他從國外書市、書評如何定位亞洲作品,他舉例西方編輯或版權人,將金庸類比為中國的托爾金,或是以中國酷兒奇幻定位中國耽美小說《魔道祖師》都是概念的類比轉換。因此,在國際版權市場重要的一點是,定位作品時,必須考量西方經典與讀者的品味,將作品進行類比。譚光磊舉例,他以《神鬼認證》與《終極警探:跨國救援》向國外出版社介紹張國立《炒飯狙擊手》。在亞洲市場,如台灣作品外譯日本時,他則舉例推理類型小說,指出推理小說在國際市場具有市場,借由推理小說的架構,反倒重點是呈現不同城市的人文。而近年台日關係的演變也有助於發展台灣書籍外譯到日本。他也以美國南方歌德小說傳統、馬奎斯的馬康多小鎮與大衛林區電影《雙峰》定位陳思宏的《鬼地方》說明如何在國際版權市場取得授權。

最後,譚光磊對於「越在地越國際」的說明提出疑問,認為在國際版權市場中,台灣文學的外譯重要的是,必須先取得共鳴,再談文化。因而作品必須先是一本好書,接著才是好的台灣書。同時作品要具備普世的吸引力,如親情、成長與認同等。先是取得普世的共識,才能吸引國外的版權人,也才有機會走入市場。

台灣文學在德國出版

陳思宏以長期居住在德國的經驗說明台灣文學在德國出版的狀況。他指出,台灣的作品暢銷的作品在德國未必有德譯本。他例舉李昂《殺夫》、《看得見的鬼》、朱天文《荒人手記》、龍應台《銀色仙人掌》、陳玉慧《海神家族》等。他指出不少作品在德國幾乎都是小型出版社發行,印刷量都相當少。他以《看得見的鬼》說明為什麼這些台灣作品都是小型出版社發行,主要是仰賴於嫻熟中文的德國譯者自行翻譯,因此是由譯者自行向出版社洽談。而相對於在德國暢銷的作品,則是衛慧的作品《上海寶貝》與《北京娃娃》以及異議份子廖亦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