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陳峙維(臺大藝文中心執行長)
主持:張文薰(臺大臺文所副教授兼所長)
時間:2021年05月05日(三)晚上18:00-18:50
地點:臺大藝文中心雅頌坊

撰稿人:李星瑩(臺大臺文所碩士生)

「臺灣學在臺大」專題演講活動「全球化下的臺灣音樂:在地、差異與交混」邀請4位學者專家,介紹臺灣音樂的沿革,從各個不同族群——原住民族、閩南民系、客家民系的歌曲,探討臺灣多元性的音樂文化內蘊。第一場專題演講由臺大藝文中心執行長陳峙維教授講述,近一百年來的臺灣流行音樂,與東亞文化進行交流、融合的過程。

陳峙維教授闡明此次的演講主題「面向東亞與西方」,「東亞」所涉及的區域涵蓋韓國、日本、中國(以華中、華南地區為主)和臺灣,而臺灣流行音樂的生成,與1920、30年代的華人音樂,以及日本流行歌息息相關;此外,臺灣流行歌不僅深受西方古典音樂的影響,同時接收了日本明治維新西化的洗禮,以及在上海、天津租界地和北京的西洋文化浸染。陳峙維強調,錄音科技的日新月異,大大改變臺灣音樂的製作與聆聽方式;錄音技術促進東亞與西方音樂的交流、融合,歌曲得以流傳普及於各地,但也大幅度侷限了原以即興、因地制宜的演出為特色的本地音樂。

陳峙維教授臚列第31屆金曲獎「年度歌曲獎」的入圍作品,詢問現場的聽眾聽過幾首?會哼幾首?進一步引導我們去思考「什麼是臺灣的流行音樂?」,所謂「臺灣音樂」指的是Music in Taiwan?Music of Taiwan?抑或Taiwanese music?音樂家在表現自我、自由創作的時候,該如何讓觀眾/聽眾接收並理解其音樂所要傳達的內容?

2016年,Bob Dylan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引起廣泛的討論,Bob Dylan得獎評語寫著 “created new poetic expressions within the great American song tradition”,值得注意,何謂American song tradition?陳峙維教授解釋,基於美國的著作權法規定,若要把錄音作品中的歌詞,以不同的媒介(印刷文字)來呈現,則須另外取得作者授權,因此早期的美國唱片是「沒有歌詞的」,而Bob Dylan現場表演其所創作的反戰歌曲,也是沒有字幕的。美國音樂的傳統,其實與中世紀吟遊詩人的傳統一脈相通,都是結合音樂與詩作,講述屬於自己世代的故事。

無論是Bob Dylan,或是臺灣知名的說唱表演藝術家楊秀卿女士,當他們彈唱歌謠的時候,既可不受歌詞的約束,以豐富變化的音樂形式呈現,也能流暢地傳達其音樂的含義於聽眾。陳峙維教授認為,民間歌謠的多變性在於:藝人個人美感詮釋的差異,以及各地語言互異產生的差異,然而傳播媒體的標準化,使原先演出彈性極大的民間音樂,不僅因書寫與錄音而固定下來,同時也受到傳播人的「權威」而固定。

關於近代「流行歌」的定義,儘管各執一詞,但是都不可忽視其以大量散播音樂產品的科技為前提,並且在傳播的過程,明確區分成產製與消費兩群體的特點。陳峙維教授現場播放民間採集的傳統音樂,對照以錄音技術而大量產製的臺語流行歌,凸顯漢人傳統音樂的重要面貌,如「支聲複音:一條旋律各自表述」,從前人音樂作品汲取創作素材,故稱為「度曲」或「編腔」而非「作曲」等。

到了20世紀初期,因爲日本傳入的西洋古典音樂,學校教育的唱歌課程,現代錄音的興起,使漢人傳統音樂搖身一變,支聲複音不復存在,聲調與旋律不必然相互配合,新的聲響、曲式和表演形式出現,編曲配器西化,歐美日韓源源不絕的音樂融合,持續塑造戰後臺灣的音樂面貌。藉由漢人傳統音樂逐漸被「東亞與西方」音樂融合的發展軌跡,陳峙維教授提醒我們必須先認識臺灣音樂原始的形態與特徵,才能切實分析「全球化下的臺灣音樂」如何生成與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