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劉克襄(著名作家)
主持:黃美娥(臺大臺文所教授)
時間:2022年05月06日(五)下午15:30-17:30
地點:臺大臺文所324教室(改為線上舉行)

撰稿人:蔡孟融(臺大臺文所碩士生)

走出來的台、港
新地圖:
行山、穿村與探險

劉克襄主講
黃美娥主持

在香港的第一座山

2006年,劉克襄至浸會大學擔任駐校作家,而他報到後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前往香港沙田的馬鞍山登山。這是他在香港爬的第一座山。登山途中,同在香港的小說家平路恰好打電話給他,聽見他獨自登山,便告訴他,香港山上有綁匪。綁匪之說緣於當時新聞事件,人生地不熟的他,只好一路懷揣忐忑心情,卻也因此留下深刻的行山記憶。最近一次在香港爬山,則是2019年5、6月之間,隻身前往香港四百年的古村荔枝窩。時逢香港反送中遊行,不僅遊人稀疏,也為日後的香港行增添變數。

自2006年至2020年,劉克襄幾乎年年到香港,且大部分時間都給了香港的山水與郊原,而香港亦饋之以養分,不下於台灣的山野。劉克襄表示,他經常在飛機起飛前五、六個小時,仍在香港山上行山,直至最後一刻方才登機。而這也得益於香港登山的便捷性。在香港,大眾運輸交通便利,公車班次密集,只要一下車便能抵達登山口。

四分之三的香港

劉克襄認為,香港山野的特殊性在於,人們前一個小時可能尚在沙灘走路,後一個小時則能位於山林之中。在香港,我們會驚訝地發現,山與城市竟然如此接近。若打開地圖,其實有四分之三的香港都是郊原,而我們大部分僅看見那四分之一的城市香港。因此,他試著與那缺少的「香港」進行對話。他表示,港英政府對於自然保育的重視其實不下於都市治理,卻往往被忽略。香港於1960年代便設有米埔濕地保育區,生態保育觀念之發端其實遠早於台灣。日後他向北市府建言,也以米埔濕地作為關渡公園的參考案例。

香港的「村徑美學」

說到香港最有名的山徑,多數人可能會聯想到有「亞洲第一徑」之稱的龍脊,兩面望海,經常可見外國人登行。另外,香港也有所謂的「四大徑」,分別為麥理浩徑、衛奕信徑、鳳凰徑、港島徑,每個山徑都有屬於自己的標示,能使行者清楚了解自己位處的山徑路線。然而相較於這些大名鼎鼎的登山路徑,令他更感興趣的,毋寧是那些不為人所知的香港山徑與古道。在香港的郊野公園,經常可見通往村落的步道,大約僅有一公尺寬,車子無法駛入,只能走路或騎腳踏車,對此,劉克襄亦提出屬於香港的「村徑美學」,將此稱為「一公尺寬的美學」,認為這背後隱含港英政府的治理思維,以及看待自然的態度,不鼓勵大眾開車進入郊野公園。劉克襄也提及,香港登山步道規畫良好,早於台灣好多年,不僅定位號碼清楚,也可見緊急電話的設置,皆有利於救援;而步道上的標示牌較為低矮,顯示一種親近自然的姿態,以及減少人為干擾的美學。劉克襄認為,香港的自由民主作為一種生活制度,其實也影響了日常諸多習慣的養成,而這從香港步道設計的細節便可得知。

穿村、古道、風水林

香港登山的交通不只便捷,而且獨特。除了公車,尚有村巴、叮噹車等交通選項,某些登山口則需要搭乘渡輪或野雞船才能抵達。另一個在香港行山的獨特經驗,則是「穿村」。在香港行山的途中,經常會經過零星的古老村落,留下人居與栽作的痕跡,而這樣的穿村體驗在台灣則是少有的。在這些古老村落裡,可以見到更早的香港風俗與農業文化,使我們了解今日的香港何以到達這裡。

在香港,有所謂的「風水林」一說,意指古老村落前為水塘、後為山林的地理特性。較為台灣人熟悉的說法可能是「里山」,「里山」一詞源自日本,九零年代引入台灣,意指保留過往村莊生活方式的村落。然而劉克襄認為,「風水林」一詞反而更接近華人思維。嶺南地區因環境開發,風水林大多消失殆盡,然而香港仍保留了一百多座風水林,多半位於九龍,也由於這些古老村落的保留,使過往的生活方式開始為人注意。

此外,劉克襄也在行山的路途中發現,香港的村落與村落之間存在許多從前由當地人鋪建而成的古道,或是在山徑上留有從前指示村落方位的石碑。例如,在九龍有條古道通往沙田,過往則是運送沉香的道路。劉克襄表示,香港對於古物的認識多止於二戰,然而古道的歷史實可追溯到更遠以前。若能對這些歷史古道進行更為深入的考察,予以重視,人們便能在行山的過程中,在自然之外,感受到一種更為深厚的歷史感,而這也是古蹟之意義所在。

除了行山與穿村,劉克襄在香港期間,也參與了香港手作步道的修築。他表示,香港維護步道之用心,幾乎每座郊野公園都可見修築步道的廠房。有一陣子,香港習慣以水泥修復,後來因台灣手作步道的興起,兩地互相交流經驗,也使香港人開始意識到手作步道的意義。

港人與自然、土地關係的轉變

「香港有農業嗎?」,這或許是長期披覆城市形象的香港,給人最大的疑問。劉克襄表示,香港許多大學近來已有類似農業的課程,而晚近圍繞菜園村與高鐵案的爭議,也見證了香港農業意識、有機農耕的興起。這幾年到香港郊野,都可見到許多標榜友善耕作的農園。人與自然土地關係的轉變,也可見諸年輕學子與地方人士在沼澤地變賣上的衝突。香港因從前村落廢棄後留下許多水牛、黃牛,在土地上形成群集,當地人打算變賣土地換取開發,學生們則意欲保留香港為數不多的綠地,上述衝突折射出綠地保育與開發之間的掙扎。

劉克襄認為,在香港農村經常可以見到似曾相似卻又饒富差異的自然文化風土。例如馬告在台灣原住民部落經常可見,香港雖有卻未見食用;或是台灣常見的雞屎藤,在香港經常作為甜點入菜。在這些風土基礎之上,台、港兩地對於自然生態的知識交流,實有更豐富的多元可能。

走出來的台、港新地圖:行山、穿村與探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