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德老師⾸先將⽂學定位為「動盪不安時的⼒量」,並以此標註戰後香港歷史的三個重要時刻:⾺博良(⾺朗)的1956、梁秉鈞(也斯)的1973、2019⾄今以及董啟章的書寫。⾺朗在1956創辦的雜誌《⽂藝新潮》開創了香港1950-1960年代的現代主義⽂學風潮,這波⽂藝運動也恰可與同時期台灣的現代詩運動對應。與台灣的情況相近,香港這波現代主義引介有其「破舊立新」的現實需要,亦即對於五〇年代保守氣氛的反抗,⽽這種反抗並非憑空產⽣,⽽是欲接續斷裂的三〇、四〇年代現代主義傳統。然⽽,⾺朗雖將現代主義作為時代苦悶氣氛的出⼝,卻並非對於當下現實的全然否定,陳老師在演講中細讀⾺朗詩作〈北⾓之夜〉,解析詩⼈「融合記憶與現實」的時空觀點。 1951年從上海移居香港的⾺朗,與許多南來作家⼀樣,在作品中寄託對故⼟中國的懷念,然⽽細讀這⾸詩則會發現,其情感指向的複雜性遠過於此,例如「永遠是⼀切年輕時的夢重歸的⾓落/也永遠是追星逐⽉的春夜」,將過去的、經驗的中國與現在的、現實的香港疊合在⼀起,「北⾓」因此是⼀個與其他地⽅相連的地⽅。詩中的⽭盾是並置多於對立,也因⽽有別於其他五〇年代南來⽂⼈或反共⽂學全然否定當下的寫法,⾺朗似乎認為,過去的美好未嘗不能於現在重構,作為⽂藝先聲,他的書寫是既延續⼜創造的(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