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廖炳惠(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文學系臺灣研究川流講座教授、臺灣中心主任)
主持:張文薰(臺大臺文所副教授兼所長)
時間:2021年06月17日(四)上午10:20-12:10
地點:視訊演講

撰稿人:吳嘉浤(臺大臺文所博士生)

廖炳惠教授以「近代亞洲的旅行」為概念,討論章太炎(1868-1936)這個有趣的個案短暫停留臺灣的經驗,對亞洲的意義為何?思考旅行的概念,可以讓我們從以下一連串的問題出發:旅行如何影響或幫助塑造個人/社區、國家/跨國的困境或命運?現代亞洲旅行者在路線(routes)/根源(roots)方面與西方同類型者有何不同?以及他們的旅行經歷和對種族、跨殖民地和跨太平洋研究的影響。

相對於中國的儒家思想中孔子強調「父母在,不遠遊」,近代的東亞其實充滿著各式各樣的遠遊之現象。近代許多華人的遠遊,可能不是愉快或享受的旅行,相反的,這些人可能往往是不情願的流亡者。他們遠遊的經驗卻對東亞的思想或國族形成有著重要影響。佛洛伊德(S. Freu)曾經指出,旅行與我們早期欲逃離父親之象徵的欲望有關。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則強調流亡的經驗有可能產生遠距的民族主義。這讓我們了解近代東亞存在著許多因為「旅行」而造成主體發生預期相反的、反諷的轉變體驗,這種轉貶可能是心靈、政治、倫理等多層次的轉變。以孫文為例,他在年輕時到夏威夷留學,本來是離開中國的移動,但最後的「返回」,卻變成了國父。

廖老師藉此從從更豐富的視角,讓我們看到章太炎在臺灣的經驗,如何體現了「旅行」對於東亞現代文明轉變的重要意義。章太炎因戊戌政變後的緊張情勢流亡到臺灣來,在臺灣日日新報報社擔任編輯,只從1898年9月待到了1899年5月。但在《臺灣日日新報》可以找到非常多篇以「支那 章炳麟」或「菿漢閣主」為名發表的文章。其中在〈臺灣設書藏議〉(1898年12月18日第5版)這篇尚未被重視的文章中,也突顯了章太炎對於臺灣接受「東國」啟蒙的現代性下的正面評價。事實上,章太炎來到臺灣,也是經由《東亜時報》報館的安藤陽州、山根虎雄的斡旋而成。章太炎離開臺灣後,也積極吸收日本明治維新的思想,以作為其革命思想的重要基礎。廖老師也指出,章太炎來臺灣後,也開始積極主張整理國故,對當時參加國學講習會的魯迅、許壽裳有很大影響。這些都是《章太炎年譜長編》等前行研究沒有提到的,顯見對章太炎的研究還有很多值得開發之處。

廖老師指出,章太炎有了臺灣的經驗,以及後來到日本接受明治維新思想的洗禮,後來所撰的〈中華民國解〉(1907),對孫文的五族共和觀有很大的影響。章太炎也啟發了黃侃、柳亞子等清末民初那一代重要的政治活動家。可以說章太炎的思想也影響了中華民國後來誕生的面貌。極端的來說,雖然後來日本對中國演變成侵略的關係,但反諷是,如果章太炎沒有來到被日本殖民的臺灣,也沒有後來他對於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的思想與人物的影響。但廖老師並非強調某種日本和中國間的繼承關係,而是指出應該重視:在臺灣這個特殊的空間,因為旅行的偶然性而對章太炎的啟發。

最後廖老師也提出類似的近代亞洲「旅行」案例可以與西方理論進行對話的更多可能性。例如哲學家Richard Rorty指出,雖然人類會透過語言來鞏固自己的存在,但在不同的時空條件下,主體的表述也會產生變化,而旅行正是最容易增加這種變數的一種經驗。另外Agamben在《The Use of Bodies》也強調流動中的身體,可能激發出多元的政治可能性。這都讓我們獲得豐富的視角,能夠出入於歷史案例與理論之間,重新思考「旅行」在近代東亞情境對文學、文化、藝術、政治的各種影響面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