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站,我們抵達公車站牌上稱作「大草坪(自強宿舍)」的環山路段。浩蕩的一行人先分兩組,由「森林植物組」與「後山野菜組」的講師群各自帶開,前後交錯進入政大後山的植披世界。臺大生態所兩位碩士生——邱思涵與林書逸——負責從森林生態學的視角,引我們一路指認身旁的叢綠群像。比如,那藏於綠葉間的密麻微粒紫串便昭示其為「臺灣紫珠」,此果為森林鳥類的主食,而葉上的細密絨毛則讓同學們笑著說摸來有一種療癒感。紫珠旁是一叢叢常見的「姑婆芋」,其根莖、汁液皆有毒性,須謹慎以待。此外,在這潮濕的次生林裡,各式蕨類層層疊疊,如葉柄可為編織材料的芒萁,又或從侏羅紀便已存於地球的筆筒樹。而當我們來到名叫「江某」的喬木下,思涵與書逸一邊說起此樹過往曾是木屐、冰棒棍等木製品的原材料,另一邊則讓同學體驗森林研究必備的工具:「高枝剪」。眾人輪番從樹梢末剪下一節樹枝,接著只要摘除其放射狀的葉片以留數根分岔的微短葉柄,「轉柄大賽」的玩具便就此完成——手指穿過爪狀的枝節,巧秒運用如轉筆的力道便能旋轉起葉柄,像極了另類的竹蜻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