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0 (二) 13:00-17:20
地點:國立臺灣大學國青大樓324教室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
合辦單位: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
工作坊嘉賓:
張誦聖(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亞洲研究學系暨比較文學研究所教授)

撰稿人:陳霽心(臺大臺文所碩士生)

「場域」為法國社會學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研究文化生產的核心理念之一,其主張將社會整體視作由多種場域形構而成,從而探討文學場域自身的內部運作力量,以及其與經濟、政治場域之間的互動影響,是幫助我們從社會語境、歷史脈絡分析文學發展的重要研究方法。2023年6月20日下午,本所與中興大學臺文所合作,舉辦「場域內外:臺灣文學研究的跨世代對話」工作坊,邀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比較文學研究所教授張誦聖為嘉賓,以張老師有關「場域論」的學術文章為討論中心,分別從「日治臺灣與現代文學系譜」、「臺灣文學與東亞視域」和「臺灣文學與當代理論」三大主題,對臺灣文學生態與研究進行深度研討。

日治臺灣與現代文學系譜

在本所張文薰老師的主持下,工作坊以「日治臺灣」為題拉開序幕,由臺大臺文所博士生吳嘉浤與中興臺文所碩士生郭人瑋導讀,從張誦聖老師1997年發表於香港《現代中文文學學報》(Journal of Modern Literature in Chinese)的文章談起,回顧於臺灣文學尚在建置中的九〇年代,如何重新評估日治時期的皇民「化」文學(Kominka literature)。文章中,張誦聖老師主張跳脫以「文化與民族認同」和「道德主義」作為評斷標準的研究局限,同時對當時的臺灣文學批評方法提出建議,認為文學研究不能只是為了實現西方理論,如此反而會被預先限縮了研究可關注的面向。以上主張在過往強調臺灣文學抵抗性,並追求研究國際化的九〇年代,皆相當具有前瞻性。

此主題的第二部分則著重探討臺灣「現代文學體制」的建置過程。從日治時期開始,殖民地的特殊性使臺灣的白話文運動一波三折,且充滿斷裂,在沿用中國五四白話或自創臺灣話文的兩派角力中,更有強勢的殖民國日語從中介入、壓制。而1949年後的臺灣白話文發展情況,張誦聖老師將之與日本明治時期與中國民國時期比較,指出一者具備較為完善的演進週期,一者是講求效率的革命性運動,至於臺灣,則是因為國民黨當時亟需鞏固合法中國的地位,又拒斥毛澤東過激的反傳統,因而使先前一些在中國曾被邊緣化的潛在改革方案獲得重新發展的可能。

針對上述討論,張誦聖老師補充,不妨將文學視作像法律一樣,是由西方輸入的體制(institution),也是一種被壓縮的現代性,其並不完全適用西方或南亞的後殖民研究理論,應該更關注東亞地區的特殊性,例如漢字圈的「言文一致」議題。另外,雖然基於向歐美學界介紹臺灣文學的立場,必須以「週期」或「斷裂」等宏觀角度描述,但每個階段之間也並非斷得乾淨俐落,而是像線團一樣相互纏繞,如本所黃美娥老師長期關注的中國和臺灣之間的文化嫁接情況便是一例。

臺灣文學與東亞視域

延續此前提及的東亞地區特殊性,此主題更聚焦於臺灣文學與東亞視域的關聯,由本所的謝欣芩老師擔任主持,導讀人則為中興臺文所碩士生黃百晟及臺大臺文所博士生張皓棠。首先,由於九〇年代呂赫若日記出土,其中呈現政治壓迫與自我意識的溝通、和解與對抗,使得皇民化文學的意義得以被重新思考。在逐漸向西方資本主義靠攏與日文成為主要語言後,戰爭時期的臺灣文學反而再次出現了榮景,具有一定的自治程度與自我意識。此種由西方資本主義帶來的藝術機構高度自主性,卻又同時遭受政治等外部勢力干擾的看似異常狀態,或許正是許多東亞現代文學發展的普遍縮影。

而張誦聖老師於《臺灣文學資料集》(The Columbia Sourcebook of Literary Taiwan)的導論中,亦將臺灣文學置於東亞文學的研究視角中,與西方學者進行對話,並傳達自身對臺灣文學的主要關懷,包含從西方引進壓縮現代性的後果、商業導向的文化產業與傳媒,以及上述提及白話文運動等,另外也強調「冷戰」對東亞文學發展的影響,以臺灣作為其中之一的案例,在政府態度模糊卻依舊握有強大權威的情況下,文學是如何反映社會與資本主義的分化和對抗。這些均可使世界文學中尚未被探索的部分更加豐富。

延續結論提及的世界文學,與會者們紛紛提出對臺灣文學與世界接軌的看法。中興大學臺文所的陳國偉老師以陳思宏廣獲各國語言翻譯的「非純文學」作品為例,並將「臺灣新電影」的國際接受情況作為參照對象,探討商業機制與高雅文化(high culture)如何影響臺灣文化產業在世界的流通。黃美娥老師主張進軍世界文學可走多元路線,例如李魁賢與印度詩壇的互動關係。張誦聖老師則再次強調東亞視域的重要性,冷戰造成了過去70年東亞秩序與意識型態的兩極分化,臺灣身為其中一員,除了同樣深受影響外,還有過去的日本殖民歷史,而臺日兩地的種族、文字和文化的模糊界線與權力錯綜,又使其不同於其他西方殖民地,以上均顯示出臺灣於東亞和世界文學中的特殊性。

臺灣文學與當代理論

來到此次工作坊的最後一個主題,主持人為陳國偉老師,導讀人分別是臺大臺文所的蔡易澄與呂樾兩位博士生。在臺灣文學與當代理論的討論中,先以郭松棻與其作品〈月印〉為例,同時分析其生命史及小說文本中的歷史斷裂情況,進而帶出郭松棻於臺灣文學史中的特殊性。原先他與白先勇等現代主義作家並列,在歷經保釣運動左傾後,又於八〇年代重回現代主義創作,而其關懷主題與寫作技巧,又恰好分屬左、右翼。並且值得注意的是,郭松棻對呂赫若作品的推崇,以及兩人同樣對文字、藝術性的高度追求,或許是可跨越文學史斷裂的一種新的連結可能。

另外是嘗試以情動理論分析王文興《剪翼史》中的語言實驗,並與張亦絢《永別書》進行有關抒情主體、道德轉向與感知結構的比較,對臺灣文學的典範轉移作芻議性的討論。張誦聖老師表示,自己受到結構主義影響,因此更加關注知識性典範(例如:情動理論、後人類……等)對文學的影響力,而非僅僅關注文學典範的轉移。並且老師也提及,雖然文中使用「抒情」二字,但若還原英文原文的本意,會更偏向「表達」,因此「抒情」主體並非是單指中國的抒情傳統。

透過這次的工作坊,我們回顧了張誦聖老師的臺灣文學研究成果,從日治時期一路推展至當代理論的應用,並在張老師於現場的補充下,了解不同時期、語境之下的論文寫作脈絡,以及應該如何強化臺灣文學研究的東亞視域,而非一味複製既有的西方理論,如此才能更全面的比對、凸顯出臺灣與東亞諸國的共通性與特殊性,進而面向世界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