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劉亮雅(臺大外文系特聘教授、臺文所合聘教授)
主持:陳國偉(中興大學台文所優聘副教授兼所長)
時間:2021年04月16日(五)晚上19:00-20:30
地點:聯經書房(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94號B1)

撰稿人:汪卉婕(臺大臺文所碩士生)

儘管日本殖民時期的終結距今已逾一甲子,但殖民遺緒仍影響著今日的台灣社會與文學創作,而其中引發的許多問題也遲遲未解。《後殖民與日治記憶:二十一世紀台灣小說》的作者劉亮雅教授,在講座一開始便細數日治記憶如何在戰後被國民黨的「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政策所壓抑,加上1947年二二八事件對大批知識菁英的血腥鎮壓,導致台灣社會被再殖民之餘,也無法處理昔日與日本的殖民關係。1949年戒嚴令的頒布,更徹底否定了戰前台灣人的被殖民經驗,受日語教育的世代也失去附著於日語的教育資產,形成嚴重的歷史斷裂。

1987年台灣解嚴,讓長期被壓抑的記憶復返,帶動大量的歷史記憶書寫,其中尤以日治記憶相關小說為甚。這一切除了歸功於九〇年代相關歷史研究蓬勃發展,外文學門的後殖民與後現代論戰在文學與文化場域裡亦扮演了舉足輕重的關鍵角色,為台灣歷史書寫推波助瀾。

進入二十一世紀,講者認為日治記憶小說有六項特點。首先,寫作者開始探討日治時期體制對被殖民者的影響,亦開始挖掘原住民的歷史經驗。創作者開始描述族群衝突與和解,同時也不再避談戰爭期的台灣經驗。此外,不少小說與電影會對位式地呈現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關係,這種手法不僅能反思殖民主義與統治的功過,也展現了跨文化及跨族群的新視野。此時期的青壯世代作家,對於日治記憶也做了更多轉化,並結合灣生、原住民、同志、動物、火車、電影史、單車史等當代議題,甚至連結到戰後美國對台灣的影響。

劉老師表示,新書《後殖民與日治記憶》將聚焦於二十世紀後半葉及二十一世紀的台灣日治記憶小說與電影,以青壯世代創作者的作品為主要分析對象,並採用脈絡式研究、文本分析及援用西方理論,以期讓台灣文學研究具有比較文學的關照,進而生產新的文化視野。

劉老師於2006年發表第一本後殖民研究專書——《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專論》;2014年,則發表《遲來的後殖民——再論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她表示,新書與前述兩者都有延續性及關聯性,而發表新書的動機主要在於她發現仍有許多日治記憶小說尚待挖掘,因此決定繼續研究。

此外,主持人陳國偉老師亦問及新書沒有選擇原住民作家作品,而是選擇漢人導演執導的《賽德克·巴萊》之考量。劉老師表示,由於新書聚焦於青壯世代創作者的限制,因此無法採用許多重要的原住民創作者。至於選擇《賽德克·巴萊》,則是考量到這部電影所引發的原住民政策與議題討論。另外,她也認為原住民議題不僅需要由原住民處理,漢人也需要參與其中,唯有多方聲音的介入才能產生討論。

講座的最後,劉老師向觀眾分享引介早期作家的心得,以及自己對於台灣小說家的未來展望,為本次講座下了完美的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