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學研究雧刊》
「冷戰秩序下的殖民記憶與日語語系文學」
專輯徵稿啟事
特輯主編:王惠珍(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西方比較文學研究領域關於「語系研究」的探究業已盛行一段時日,畢竟二戰前西方帝國在世界各地,擁有諸多海外殖民地,語言的統一與衍變遂與族群文化不可或分。目前臺灣人文學界由史書美、石靜遠、王德威等學者倡議「華語語系」,結合離散研究、後殖民研究、族裔研究等學科,以跨領域為取徑,試圖為臺灣當代文學與文化研究建構一套系統性的知識體系。然而,臺灣史上遭逢的第一個近代殖民政權卻是大日本帝國,日語與漢語之間的關係,與西洋帝國的英法德語與其殖民地之間的距離極為不同。另一方面,帝國瓦解後在臺殘留的「日語」,因被「華語」政權貼上「奴化語言」的標籤,而備受壓抑。進入冷戰時期後,美國文化隨著軍事佔領和經濟援助,美式英語主導整個東亞社會文化。然而,「日語」並未因此全然消失,而是隱身在臺灣社會的角落,進行有別於華語語系的文化發展脈絡和知識生產方式,藉由音樂、戲劇、文學等不同的類型的展演在地文化的能動性。本刊為重新探究戰後舊帝國的語言遺緒「日語」,在臺灣如何伴隨「戰後」概念的出現,發展出多元的文化現象和記憶政治,因此企劃「冷戰秩序下的殖民記憶與日語語系文學」專題,徵求學界同好賜稿,就下列議題或其他相關面向進行討論。
- 戰後殖民經驗的重寫及其記憶政治
- 冷戰時期當代類型文學中的日治書寫
- 冷戰時期臺灣大眾文化(包括流行音樂、電影與紀錄片等)的日治題材及其日語表徵
- 戰後臺灣文學史經典作品中的日語混用現象
- 臺灣日語作家作品的翻譯及其文化研究脈絡
- 東亞日語語系文化的越境交流
投稿請依本刊稿約說明及撰稿體例,以電子郵件寄至ntustl@ntu.edu.tw信箱,並註明稿件為「冷戰秩序下的殖民記憶與日語語系文學」特輯投稿,本刊將依照論文審查程序,匿名審查。視來稿與審查狀況,預計於2026年8月號刊出。
附件:《臺灣文學研究雧刊》撰稿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