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年05月17日
地點:臺北中和華新街
導覽人:楊萬利(鳴個喇叭文化工作室共同創辦人)

撰稿人:陳泠樺(臺大臺文所碩士生)

穿梭於中和的緬甸街——鳴個喇叭:「你好!」

「大家好,我是緬甸人,但我不會說緬甸語!」在各種南洋辛香、奶茶茶香味之中,今天我們有幸跟著「鳴個喇叭」工作室的活潑導覽員楊萬利一起踏進位於中和的華新街,又被稱為「緬甸街」的地方。這裡有許多與臺灣其他風景截然不同的特色:像便利商店一樣多的奶茶店,還有印度烤餅,更不用說那些彎彎圓圓的緬甸文字,讓大部分臺灣人一頭霧水。但對萬利來說,這些種種的「異國風情」是他的重要「家」。

導覽一開始,萬利沒有直接帶我們走進這個神秘的街道,而是用風趣的口吻,談談這條小小街道為何會與中南半島最右邊的國家,有這麼密切的關聯。原來,自從1960年代緬甸局勢混亂後,臺北的華新街就成了陸續移居臺灣的緬甸華人落地之處,在這塊陌生的土地上,他們在臺灣建立起了一個小小的緬甸故鄉。接著,萬利開始介紹他的家族背景。原來他的家人從中國雲南移居到緬北定居,所以即使住在緬甸,他們仍以雲南話為主。他說:「所以我爸就超級認同中國華人文化啦!他不准我去上緬甸當地的學校,硬要我去學華語。」而且由於緬甸當地存在著排華情緒,緬南的廣東和福建華人為了融入當地,經常摒棄自己的華人身份。因此,緬北和緬南華人在來到臺灣後,所面臨的困境也有所不同。正如萬利所說,他的緬北朋友在求學過程中因為之前在緬甸沒有接觸過中文,所以來臺灣時面臨了不小的困難。而即使萬利能理解中文,但因為口音與臺灣人不同,在校園生活中常成為嘲笑的對象,因此有很長一段時間,不敢展現真實的緬甸身份,努力融入臺灣在地生活。

導覽的有趣介紹讓人感覺故事只是一瞬間的風景,但現實社會對這個群體仍然存在相當的不友善態度。緬甸華人來到臺灣後,遭遇到政策上的限制,當年的臺灣政府並不承認緬甸的學歷,使上一代的人只能到工地勞力工作,努力賺錢養家。然而,在陌生的異鄉土地上生活相當辛苦,他們偶爾也感到孤單無助。這時,緬甸街上許多的「家鄉菜」店成了他們撫慰鄉愁情感的寄託。

在談到這些事情時,萬利情緒稍微激動地說:「外界看待緬甸街,只看到工人、外地人,聽到的語言跟臺灣非常不一樣,所以大家對這條街的看法也不太一樣,覺得這裡很『怪』!但住在這裡的人,都是我的家人⋯⋯」因此,2018年他與好友一同成立了「Mingalar par!鳴個喇叭緬甸街」工作室。他解釋說,「Mingalar par!」是緬甸語中的「你好」,他們選用中文名字只是希望用喇叭「大聲說」出自己的心聲,讓其他人看見、聽見。作為在緬甸街長大的他,同時身為在地人的身份,他希望能帶著從未來過緬甸街的人們一起認識這個地方,揭開緬甸街的標籤和偏見。他希望能夠以真實的身份向大家展示這裡的多元文化,並消除對緬甸街的刻板印象。

經過華新街的起源背景介紹後,萬利帶領著大家正式進入緬甸街區,從街頭立著的「南洋觀光美食街」大字牌開始談起。萬利提到,很多臺灣人來到這裡常常抱怨,覺得這裡不好逛,南洋的油炸食物又過油、過鹹,總覺得不合胃口。但為什麼這裡還被稱為「觀光美食街」呢?萬利解釋說,這裡本來就不是為了觀光,也不是為了提供美食而存在的!這裡以最親切平易近人的「食」,為參訪的大家打開認識緬甸街的捷徑。沿著街道,我們可以看到店家的招牌上同時寫著中文和緬文,從招牌就能稍微了解一些情況。比如名為「包哥來」的店家,其實是緬甸某個城市的名字;還有新招牌與舊招牌相比,明顯規格較小。這些都是緬甸街的發展起源,完全不是為了「觀光」而設計的。「原本這些店家只是為了賣給同鄉的。招牌和店面不需要做得很大,生意也不需要賺很多錢,自然就是『銅板價』嘍。」

在深入街區的過程中,萬利熱情地教導大家如何辨別店家美食的來源,究竟是來自緬南還是緬北。透過實際的聽聞,我們更能了解緬甸街與臺灣一樣,存在著非在地人難以分辨的微妙差異。這些互動與體驗讓我們更貼近緬甸街的文化,加深對這個地方的認識。

最後,大家一起回到緬甸街的路口,前往萬利和他的好友共同經營的「三季Sanji Teahouse」店家,享用美味的緬甸料理。在享受美食的同時,萬利介紹了緬北和緬南兩地的代表性料理,唯一貫穿南北的終極美食就是緬甸奶茶。與臺灣最不同的是,在緬甸的習慣中,無論天氣有多熱,人們總是喜歡喝熱奶茶。從緬甸料理出發,萬利介紹了緬甸街華人的在地生活方式,並談到了緬甸華人在不同世代下複雜的身份認同。

透過這次的散步,我們不僅了解了緬甸美食的奧秘,也讓臺灣的「多元文化」不再只是口號而已。從緬甸街出發,我們希望讓東南亞新住民和新二代在臺灣能夠過著沒有歧視和偏見標籤的生活。讓我們共同努力,讓多元文化在臺灣繚繞,讓每個人都能夠自在地展現自己的身份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