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
黃宗潔(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林宛瑄(台灣人文學社理事長)
主持:張俐璇(臺大臺文所副教授)
時間:2022年04月12日(二)下午14:20-16:20
地點:臺灣文學基地(線上舉行)

撰稿人:蔡易澄(臺大臺文所博士生)

後疫情時代的我們:
隔離的日常與歷史

主講:

黃宗潔(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林宛瑄(台灣人文學社理事長)

主持:

張俐璇(臺大臺文所副教授)

台灣人文學社、臺大臺文所、臺灣研究學分學程

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至今已有兩年多的時間。因應疫情,各國政府祭出了封城、隔離、邊境管控等不同手段,為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改變。台灣在疫情的處理上也歷經幾次波折,邁向另類的新常態。本次演講邀請了台灣人文學社理事長林宛瑄,以及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黃宗潔,以疫情為主題,思考當代文學該如何與之對話。

首先,林宛瑄介紹了在疫情初期,國外知名哲學家Agamben,針對疫情管制措施的批評所引發的論戰。Agamben認為,政府限制人民自由行動、發布社交間隔指引,是將人民陷於裸命危機的政策。然而,Nancy則認為,這樣的說法過於粗淺,將新冠病毒的特殊狀況給常態化。而Esposito個對兩者有所回應,認為應該細緻地處理疫情的特殊性,同時也需要注意到各種防疫措施時所衍伸出的生命政治之課題。

回顧疫病的歷史,政府在防疫上所採取的手段,便因著不同的思維而有所差異。在一開始,隔離的防疫政策是要求外來的船隻自主隔離多日,等到隔離期結束後船上的乘客才能下船。而在對待痲瘋病患者,則是將痲瘋病人驅離健康的人群,以放逐的方式來確保健康乾淨的人群。但在鼠疫大流行階段時,則是透過戶口清消、劃分區域,通過科層權力來監控,以達到規訓矯正。政府如何去規範人的身體、去規訓彼此間適當的距離、去定義哪個族群在最好的效益下優先打疫苗等,就成了生命政治關心的面向。

不過,林宛瑄認為除了觀察政治如何從上而下的影響社會,亦也應該思考個人生命經驗的獨特性。Sloterdijk的免疫球體理論,即有助於開創新的思考。在這樣的理論框架中,人作為泡沫下的單一球體,彼此認知為獨立的個體,但又不流於排除他者的二元論,而是以一種集體的方式去思考,彼此相互影響,以共存在的方式,去理解共隔離、共脆弱的狀態。進而從原本的同島一命框架,轉變為同島億命。

而由黃宗潔主編的《孤絕之島:後疫情時代的我們》,則是此一概念很好的切入點。集結了三十四位華文作家,囊括了各種文類,且不侷限於台灣本地,試著勾勒疫情對個人的影響。比方說,隔離政策非自願性往往伴隨著無趣感,使得原本日常生活變得非日常。或者是,封城管制造成日常空間異變,繁忙的城市一夕間變成空城,這樣的空間同時改變了人與動物間的關係。又或者是,因為疫情的各種防疫措施,在感知產生變化,進而使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產生變化。

作為此一合輯的主編,黃宗潔也補充自己如何去思考本書的定位,以及如何與出版社及作者溝通協商。此書最初在2020年底由出版社向她提出,原預計是配搭國外的疫情小說選集《大疫年代十日談》,推出屬於台灣自己的版本。不過,在後來的討論下,則成為了不限文類、不限台灣的合輯。而在邀稿、編輯,乃至於到出書的階段,台灣也從原本相對安穩的狀態下,歷經了部桃、萬華等疫情,進入到三級警戒,這也使得一些作者在文稿上有所增修。黃宗潔提到,她在編輯此書上盡可能不預設方向,希望能避開命題式作文的陷阱,讓文學以自由的狀態去摸索疫情下的各種課題。

黃宗潔嘗試定義本講題的「後疫情時代」,其並非意旨疫情結束後的時代,而是指進入到疫情後的時代。疫情發生以後,帶來了許多生活與認知上的改變。這並非一種斷代式的,彷彿在疫情結束後就會消失的,恰恰相反,所有一切發生的都已確實地存在著,並將持續影響著我們。在2020年以後,我們該如何重新思考人與生命,相信將會是接下來的人文學者必須面對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