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陳益源(成功大學中文系特聘教授)
主持:黃美娥(臺大臺文所教授)
時間:2021年03月09日(二)下午15:30-17:30
地點:臺大臺文所324教室

撰稿人:李星瑩(臺大臺文所碩士生)

陳益源教授為前台灣文學館館長、金門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現任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特聘教授,研究領域極廣,從古典小說、域外漢文小說、民俗文化與民間文學、金門文學到閩南與越南文化,均有卓著的研究成果。陳教授將文獻研究與人類學田野調查交相運用,共冶一爐,屢出創見,並且發現、整理許多不易見到的地方文學史料,拓展了台灣文學研究的視野。

陳教授執行過「蔡廷蘭及其《海南雜著》之調查、翻譯與研究」的專題研究計畫,長年累月致力於蔡廷蘭史料與傳說的補充調查;為了深入研討蔡廷蘭《海南雜著》,2004年夏,陳教授組成「蔡廷蘭越南行跡考察」隊伍,與越南研究院合作,從蔡廷蘭漂流上岸之地開始,循《海南雜著》的紀錄,踏著蔡氏當年的足跡,入境問俗,實地考察書中所載的越南風土民情,以體會蔡廷蘭當年旅程的艱苦卓絕,細緻地反映了當時東亞漢文學的交流影響與發展軌跡。 

蔡廷蘭(1801-1859),字仲章,號香祖,台灣澎湖縣人。道光十二年,周凱奉命至澎湖賑饑,蔡廷蘭賦〈請急賑歌〉以陳災黎窮困狀,凱大加稱賞,二人於是結為師生。道光十四年,蔡廷蘭主講臺灣引心書院,越明年,蔡廷蘭鄉試罷歸,由金門遭遇颶風,船漂流十晝夜,抵達越南廣義省思義府菜芹汛。但是,因為「天朝文士」的廪生身份,蔡廷蘭受到越南當地官府與僑界的襄助不少,最後得經陸路返閩。歷險歸來之後,蔡廷蘭將一年間所發生的事件,從海上遇難、漂流廣義省城初遇越南土人,與當地官員文人的酬唱應和,至路上耳聞目睹異國的自然與人文景觀等,寫成〈滄溟紀險〉、〈炎荒紀程〉和〈越南紀略〉三章,合為《海南雜著》一卷出版。

陳教授強調,蔡廷蘭《海南雜著》實具有多方面的價值與貢獻:它是第一部被譯成外文的台灣文學作品,早在光緒三年(1877)已有俄文譯本出版,隔年(1878)被翻譯成法文,而日本立教大學東洋史課程以《海南雜著》作為研習教材,後藤均平教授與其所指導的《海南雜著》讀書會成員,於1992年協力完成《海南雜著》的日文翻譯,至於《海南雜著》現代越語的翻譯則得益於陳教授的積極推動,由吳德壽、黃文樓二位越南史地專家、漢喃研究院研究員翻譯而成,2005年公諸於世,韓文譯本也於2020年付梓,英文翻譯正在籌備中。此外,《海南雜著》是清朝統治時期、台灣文學史上的遊記佳構,蔡廷蘭以敏銳的觀察力與鮮明生動的文筆,詳細紀錄越南的風俗習慣,留下許多珍貴的史地文獻,此書亦是中國、越南國際關係的重要見證,東亞交通發展史上的著名案例,其歷史與文學價值,不容忽視。

陳教授遍查各國古今圖書史料,探訪台灣、澎湖、金門、中國、越南等地的祠廟碑碣,上窮碧落下黃泉,蒐羅蔡廷蘭的詩文著述,以及與蔡氏相關的民俗記載,經過嚴謹的校勘、比對,抽絲剝繭,考證「開澎進士」蔡廷蘭的平生事蹟與交遊,以能詳實論述《海南雜著》的成書背景與過程,分析蔡廷蘭身處異域的心境轉折,以及古代文人探索新世界的旅行意義,有助於我們理解漢人遷徙與漢文化傳播的路徑,而展開台灣與東南亞閩南文化學術圈之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