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祈老師分享三種不同身分的人的書話,首先是作為出版家的隱地,他的書話便充滿著出版的心路歷程,這在文學史上是比較少見的,這在於經營出版社的文人過去很少談自己的出版社跟出版的書,如林海音、高信疆都不太談自己的出版社,然而隱地卻談了十幾本,並透過這些書談述當時的文壇樣貌;其次是作為學者的林文月,她的書話就以讀書歷程、師生情緣與家族親情為主,例如從《文學雜誌》的合訂本回首過往青澀的日子,懷念與夏濟安等老師的過程,用優雅恬淡的筆調敘述文人生活;而作為藏書家的傅月庵就是從愛書人的角度出發,經常寫出相關人物的私下面貌,同時傅月庵也寫過很多拍賣圖錄,與市面上僅有標題的圖錄不同,傅月庵會細心寫出舊書的特點與特色。而書話相關的作品至今仍在出版,陳學祈老師也分享近年來的書話作品,另外也提及當今舊書流通的變化,如今已是網路當道的年代,陳學祈老師指出台灣這十幾年來很多藏書都往大陸流,許多臺灣現下找不到的書,很多時候都能在中國最大的舊書網「孔夫子舊書網」尋得,同時老師也指出了一個現象,中國人對臺灣文史資料顯然不太感興趣,但若是跟國民黨相關的則很容易就被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