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陳國偉(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優聘副教授兼所長、台灣人文創新學士學位學程主任)
主持:張俐璇(臺大臺文所副教授)
時間:2021年12月09日(四)14:20-16:20
地點:綜合教學館603教室

撰稿人:蔡易澄(臺大臺文所博士生)

花開時節,想見你:IP時代台灣小說的挑戰與突圍

講者:陳國偉

(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優聘副教授兼所長、台灣人文創新學士學位學程主任)

主持:張俐璇

(臺大臺文所副教授)

近年來,文化產業發展出了「IP」的新觀念,連帶興起了相關討論的熱潮。不過,什麼是「IP」?IP產業又是什麼?而在所謂IP的浪潮下,台灣以及文學能夠找到什麼新出路?面對這些複雜的問題,本次演講特地邀請到陳國偉老師,其長年關注台灣類型文學的發展,對於內容產業經濟有著獨到的見解。

首先,「IP」一詞為Intellectual Property智慧財產權的縮寫。任何受智產權保障的內容,包括像文學、動漫、遊戲、影視等,都可以是藉著IP來商業化的產品。像是日本的熊本熊,即是熊本縣政府開發出來的平面圖像,並授權給商家使用,形成了巨大的IP產業。越是成功的IP,其越會伴隨著大量的周邊商品。以台灣的例子來說,高捷所開發的「高捷少女」可以說是很亮眼的嘗試,以二次元萌系的角色,不僅吸引了許多二創、COSPLAY,也在海外日本市場有不少迴響。而現階段的台灣,在IP產業上的主力仍是以影視改編為主。例如前幾年火紅的《返校》,即是從遊戲,一路延展至小說、電影、影集,是相當成功的例子。

而在這樣的環境下,負責生產內容的文學,又該怎麼因應呢?事實上,新世代的小說家長年為大眾娛樂媒體影響,寫作的作品也不在固守傳統嚴肅意義的純文學,而是多元引入了各種類型的要素,已成為新世代的趨勢。陳國偉更指出,台灣小說這幾年外譯到國外的成功案例,正是建立在擁有豐厚類型元素上。因為在翻譯的過程裡,語言的美感可能會消失,但類型的故事得以存下來。他進一步爬梳小說文類的興起,指出在西方的發展裡,小說與出版市場有著緊密的連結。過去教育普及化,一般讀者開始對於閱讀有所需求,連帶讓出版市場從少數的菁英取向轉為大眾取向,小說從來就與大眾讀者有很緊密的關聯。不過,在歷經一段時間的發展後,作者與讀者慢慢形成特定的默契,讓文本產生了特殊的框架,類型小說的概念才被確認出來,純文學與大眾文學才開始對立起來。換言之,小說的本質即在作品與讀者的關係,說一個讓大家都想聽的好故事,才是最為重要的。

陳國偉另以影視劇集為例,藉著類型的框架,分析這些影集如何說出好故事。首先,可以注意到「類型」的框架,與不段再生產與更新的特質。近年火紅的穿越劇,其實早在三十年前的言情小說上展現,兩者有相當淵源的長久關係。而在日本與韓國的穿越劇上,也有不同的在地展現。日本貫以純情唯美的純愛敘事,而韓國則擅於結合各種類型,交混出愛情以外的新視野,進而開展出深度的議題。陳國偉也比較了《甄環傳》與《如懿傳》兩者的差異,指出兩者在大架構上相似,但在細節的處理上有所不同,《如懿傳》作為《甄環傳》的系列延伸,隱隱然有反宮鬥與反類型的嘗試。另外,陳國偉認為韓國在影視文化的突圍是很值得注意,例如《魷魚遊戲》將韓國社會貧富差異問題凸顯出來,在「如何本土,如何世界」的課題上,或許能提供我們不少反思。

最後,陳國偉回到台灣這幾年的影視與文學嘗試,指出像《想見你》此一穿越劇,是立基於台灣青春校園傳統,混搭了日本的純愛與霸凌議題。而楊双子的《花開時節》,則是打破異性戀以及穿越回中國的傳統,以台灣日治時代為背景的百合小說。而像瀟湘神的妖怪書寫、陳雪的犯罪小說,都還可以繼續深入挖掘。

陳國偉期許,台灣當代小說回歸到說故事的本質,並且能夠對各種類型小說的框架熟捻,做不同類型的結合與嘗試。藉著文學的想像力,成功在IP時代裡做出屬於台灣的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