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臺文所的人」系列講座,旨在邀請臺文所畢業、目前未從事學術工作的人才,分享臺文所與現在工作的關係,聊聊就學時的經歷如何幫助往後發展,盼能為聽眾開啟更多,對身在臺文所的自己之想像。此系列講座的第二位講者,由成大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身兼影劇《日據時代的十種生存法則》製作人與編劇的陳南宏接棒,以「文協如果沒有成立?——《百年催生》之必要」為講題。
此次講座圍繞在1920年代、日據時期的臺灣,陳南宏帶領著觀眾想像、進入20年代年輕人的內心世界,當時正值日本殖民滿25年,上一代的父親、母親是拿著竹竿與刀等隨手可得的器物,與日本人對抗,而看著上一輩反抗失敗的年輕人,也會想反抗日本、為國家和社會付出,但是會採用比較不同的方式。
臺灣文化協會成立於1921年,並發行《臺灣民報》,透過日本,臺灣接收到了來自世界各國的經驗與知識,打開《臺灣民報》,上面就刊登了不少關於甘地的文章,「1920年代文化協會的讀書人,一直存在反抗的心理。」陳南宏說道,在臺灣文化協會的潛移默化之下,農民也開始意識到自身該有的權益。陳南宏認為,某些將農民抗爭變少連結到1927年文協分裂的論點,並不準確,資料上的數據變少,其實是因為先前的抗爭標準為20人以上,而後人數標準被提高,兩者的比較基礎不同,於是陳南宏轉而翻閱報紙,從中計算農民抗爭的報導次數。陳南宏也提醒,臺灣文化協會的重要之處,不只是報紙這類物質上的推進,或是他們間接影響農民組合的成立,還有讀書人竭盡所能,去思考、嘗試、碰撞的理念,「第一次,這個島上的人民集結起來,進行一個全島的串連。」
在10/17、10/18搬演,由陳南宏共同編劇的《百年催生》,談論的是一個懞懂的年輕人,開始意識到,自己對公眾事務的參與是重要的。被問到印象最深刻的故事片段時,陳南宏描述了一場戲,劇中主角只要一撞霞海城隍廟的天公爐,就能回到過去,在第一次穿越回1921年後,他回到現代,發現一切都因一場他在1921年沒有阻止的大爆炸改變,意識到自己其實有挽回的機會、這件事如此重要後,主角想重回20年代,因而用力地、再三地往天公爐撞去。
陳南宏最後指出,「反抗」是臺灣未來、或者現在,作為一種民族的核心精神。當一個你發現自己可以成為歷史上的英雄,但要犧牲自己,你還敢嗎?《百年催生》拋出這一個問題,或許,過去的那些臺灣人們,早已給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