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謝宇威(客家音樂創作人/金曲獎「最佳客語演唱人獎」)
主持:張文薰(臺大臺文所副教授兼所長)
時間:2021年05月05日(三)晚上20:45-21:35
地點:臺大藝文中心雅頌坊

撰稿人:汪卉婕(臺大臺文所碩士生)

1988年,客語作曲家林子淵發表了《細妹仔恁靚》,歡快的曲風搭配簡明的歌詞,尤其歌中屢屢重複的「細妹仔恁靚」令人印象深刻,進而變得家喻戶曉,幾乎所有台灣人都能哼上一兩句。然而,台灣最早的客家歌曲始於何時?不同時期的客家流行音樂有什麼特色?客家流行音樂在未來能走向何方?關於客家音樂,還有許多需要釐清的脈絡。

本次活動的壓軸,邀請到台灣當代客語流行音樂家——謝宇威老師來談談客家音樂。活動開始前,與會者們收到謝老師預先整理好的客家音樂發展年表,表上出現的第一個年份是1910年,台灣第一家唱片公司日蓄唱片成立。四年後,日蓄唱片邀請十五位藝人前往日本灌錄台灣最早的唱片,有趣的是,所有藝人都是客家籍。這個有趣的現象是源於人數越少的族群,為了生活之便,掌握的語言就越多。這些客家藝人熟悉臺語和日語,更會唱客家山歌、八音、北管,因而受到唱片公司的關注。

促使客家流行音樂萌芽的不只有台灣客家人或客家創作者,還包括1975年香港許氏三兄弟(許冠文、許冠英、許冠傑)的電影《天才與白痴》在亞洲掀起一番熱潮,激起台灣客家族群創作的熱枕,亦促使1977年馬來西亞歌手邱清雲與張少林將電影主題曲重新填詞,改編為現代客語歌曲《阿婆賣鹹菜》,音樂創作跨越語言與國界,形成一個相互激發的網絡。

雖然,早在日治時期台灣流行音樂便已見到客籍音樂人的身影,但當時所發表的唱片都是翻唱及傳統山歌音樂,相較於1930年便蓬勃發展的國語及台語流行音樂,客家流行音樂的卻遲至1980年代才萌芽。1980年台北新公園(現為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舉辦了「客家之夜」,為客家創作者提供發表舞台;翌年,客家流行音樂先驅吳盛智發表首張客家創作專輯《無緣》,對日後的客家歌手影響深遠,後人因而將1981年視為客家創作元年。1986年,雲門舞集公演「我的鄉愁、我的歌」以《無緣》作為伴奏音樂,讓客家歌曲享譽全台灣;1988年客家社群推動「還我母語運動」,同時全國成立「客語歌謠班」進而推動客語山歌的發展;1992年,謝宇威老師憑藉《問卜歌》一曲奪得第九屆「大學城」全國音樂創作大賽冠軍,是客家流行音樂首次獲得全國性獎項。

謝老師將1980年以後的客家流行音樂發展分為三個階段:80年代為萌芽時期、90年代為新台語歌運動時期,也稱為懷鄉時期,多以「鄉愁」為主題、2000以後至今則為多元時期。而促使流行音樂發展的因素則可歸結爲:一、六〇年代末期的本土懷鄉運動;二、七〇年代的民歌運動;三、客家社團的成立;四、粵語歌曲的成功。為了讓觀眾了解當時的曲風與流行音樂趨勢,老師播放了溫拿五虎的《追趕跑跳碰》、許冠傑《天才與白痴》、張少林《阿婆賣鹹菜》、吳盛智《勇往直前》及《無緣》、謝宇威《問卜歌》等。

2000年以後,客語流行音樂進入多元時期,歌曲開始加入拉丁音樂及爵士樂等元素。2003年金曲獎增設「客語歌手獎項」;2004年,客家藝術節及首屆「原創音樂大賽」登場,發掘了許多優秀的客家音樂人;2007年音樂人林生祥以不想要客家歌曲被邊緣化及矮化為由,拒領金曲獎頒發給他最佳客語專輯及歌手兩項獎項,引起客家族群的討論。2010年之後,客家流行音樂開始擴及大陸、東南亞等地,亞洲的流行音樂相互交流。而隨著新住民的加入,更出現以客語及印尼語創作的流行音樂,例如黃宇涵的《有時有日》。

謝老師認為,儘管2000年以後客家流行音樂的相關活動逐漸增加,客家音樂在各大獎項、平台也嶄露頭角,但由於語言缺乏親切感,近年似乎有無法突破、無法走出去的現象,希望藉由本次演講讓更多人了解客家流行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