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演講末尾,蔡老師希望我們可以重新關注賴和臨終前對楊雲萍說的話:「我們正進行的新文學運動,都是無意義的」。蔡老師認為當時的賴和之所以會如此悲觀,是因為黃得時於幾個月前寫的〈輓近臺灣文學運動史〉,將臺灣文學史形容成是一個「日語」的臺灣文學史,這對以「漢文」從事新文學創作的賴和來說,無疑是重大的打擊。然而楊雲萍在當時對賴和說「不會的,三、五十年後,人們一定會想起我們的」,也確實真真切切的,在後來的《夏潮》雜誌應驗了。賴和等前輩所做的新文學運動,非但不是無意義的,還在這個時代掀起了巨大的浪濤,深刻影響著我們。在〈阿四〉中,賴和提到知識分子可以「使各個人得些眼前的慰安,留著未來的希望」,事實上,賴和完全做到了,而且遠比他所想像的還要更多。因為賴和,我們才有機會擁有那麼美好的臺灣文學前景,其辛勞播下的種子,至今還在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