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蔡明諺(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副教授)
主持:張俐璇(臺大臺文所副教授)
時間:2023年10月17日(二)下午14:20-16:20
地點:線上舉行

撰稿人:黃百晟(臺大臺文所博士生)

今天是10月17日,也就是所謂的「臺灣文化日」,102年前的今天「臺灣文化協會」成立,20年前的今天「臺灣文學館」開館,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討論賴和無疑是十分具有意義的。今天我們請到《新編賴和全集》的編者,成功大學台文系副教授蔡明諺老師,來跟同學們探討史料中的賴和。我們將通過〈阿四〉、〈赴會〉與〈善頌的人的故事〉三篇賴和的小說,深入到史料之中去探索那些潛藏其中的秘辛與奇聞。期待可以在這麼一個特別的日子之中,對賴和這位「臺灣新文學之父」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首先從〈阿四〉開始,蔡老師提醒大家,〈阿四〉這篇小說的的篇名其實是編者給予的,基本上賴和許多篇小說的手稿都是沒有標題的。至於「阿四」這個名字,蔡老師表示這個名字在當時十分常見,除了指稱在家中兄弟姐妹的排行之外,也有張三、李四這類取名隨意的內涵。有趣的是,在1930年至1931年間,《臺灣新民報》出現大量姓名為「阿四」的小說。考量到本篇小說提及的演講發生在1925年,新民報新稿紙於1930年開始使用(本篇小說使用舊稿紙),蔡老師推測本篇小說的完稿時間在1930年初。

若要深究「阿四」這個名字更深入的含義,蔡老師認為可以從「諧音」入手,「阿四」在日文可以唸作「阿勇」,同時也能被唸作「阿死」。而這篇小說寫的是賴和在嘉義醫院到斗六演講的這一段時間,因此我們可以將「阿四」視為是賴和逐漸成為勇士的過程(從阿死到阿勇)。蔡老師以「火車」的形象去類比,從嘉義醫院到斗六演講,便是賴和一步步走向新文學之路,愈發「覺悟」的進程。

接著是〈赴會〉這篇小說,在進入這篇小說的討論之前,蔡老師向我們講述了一件趣事。為了編撰全集,蔡老師曾經到台大「楊雲萍文庫」去調閱雜誌《現代生活》,原本以為現存只有一期,沒想到台大直接給了老師「四本」,蔡老師以「挖到恐龍」來形容內心的訝異與雀躍。至此,許多篇賴和原以為沒有發表的小說,就有了發表的證明,〈赴會〉便是這其中一篇。

關於〈赴會〉這篇小說有一件事情非常值得探討,就是這篇小說的完稿時間。這篇小說描寫到1926年5月在霧峰舉辦的「霧峰理事會」,但刊本末尾寫的完稿時間卻是1924年,時間上顯然存在誤差。聰明的蔡明諺老師很快為我們找到問題的根源──漢詩的完稿時間。蔡老師亮出了〈赴會〉小說最後出現的漢詩手稿,完稿時間就是1924年。也就是說刊本所寫的完稿時間,有可能正是這篇漢詩,或是存在一個未提及「霧峰理事會」的舊版本,而《現代生活》上所刊載的,便是1930年11月修改後的新版本。

最後是〈善訟的人的故事〉這篇小說,這篇小說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兩個版本的巨大差異。早期《臺灣文藝》版本存在一大段第三人稱作者敘事性的句子,到了《臺灣民間文學集》版本卻被全數刪除了。針對這個部分,蔡老師要我們注意到《臺灣文藝》二卷二號一則來自「北部同好會」,署名逸生的讀者對於賴和的批評。在這則批評中提到,他認為〈善訟的人的故事〉最大的問題是「語言」,即中國白話文與臺灣話文的混用。這便是為什麼到了《臺灣民間文學集》版本時,賴和要去刪除大量的敘事性句子,只保留小說人物對話的關鍵原因了。

關於這篇小說,蔡老師還要我們意識到一些重要的時代背景。例如在當時臺灣社會,「遷葬」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社會議題,1931年台南運動場準備興建,大量墳墓被迫遷移;1929年彰化楊吉臣家欲開發道路,大量墳墓同樣面臨迫遷命運,這也是為什麼小說中要一再提到「安葬」的重要性。另外,1934年「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結束,也與本篇小說息息相關。小說裡頭表現的「跨海申訴」並成功伸張正義的情節,便蘊含了賴和的理想與冀望。

臨近演講末尾,蔡老師希望我們可以重新關注賴和臨終前對楊雲萍說的話:「我們正進行的新文學運動,都是無意義的」。蔡老師認為當時的賴和之所以會如此悲觀,是因為黃得時於幾個月前寫的〈輓近臺灣文學運動史〉,將臺灣文學史形容成是一個「日語」的臺灣文學史,這對以「漢文」從事新文學創作的賴和來說,無疑是重大的打擊。然而楊雲萍在當時對賴和說「不會的,三、五十年後,人們一定會想起我們的」,也確實真真切切的,在後來的《夏潮》雜誌應驗了。賴和等前輩所做的新文學運動,非但不是無意義的,還在這個時代掀起了巨大的浪濤,深刻影響著我們。在〈阿四〉中,賴和提到知識分子可以「使各個人得些眼前的慰安,留著未來的希望」,事實上,賴和完全做到了,而且遠比他所想像的還要更多。因為賴和,我們才有機會擁有那麼美好的臺灣文學前景,其辛勞播下的種子,至今還在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