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胡川安(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主持:楊雅儒(臺大臺文所助理教授)
時間:2021年04月19日(一)上午11:00-13:00
地點:臺大臺文所324教室

撰稿人:周子謙(臺大臺文所碩士生)

「再造歷史現場」與屏東故事

 自2018年,文化部在全台展開「再造歷史現場」計畫,冀望透過結合文化資產保存與地方空間治理,重新「連結與再現土地與人民的歷史記憶」(註一)。胡川安教授作為「牡丹社事件歷史場域計畫」參與者之一,分享了自己如何因為計畫而重新認識屏東,以至於牡丹社事件對於台灣歷史的重要性與特殊性;並講述了如何透過歷史研究與場域踏查,活化與再現歷史記憶,以帶動地方觀光及產業。胡教授在直接切入牡丹社事件的歷史之前,先分享了對屏東地景歷史的發掘。以屏東書店「南國青鳥」為例,其所在地的前身為「孫立人將軍行館」,以及在日治時期為「日本陸軍第三飛行團團長官舍」,胡教授認為歷史永遠是層層重疊,而不是憑空想像。但一般人可能甚少會注意到屏東的文化地景,對該地的地方歷史自然也不熟悉。胡教授表示自己也是在接到文化部的案子後才第一次接觸屏東,甚至於《傀儡花》的作者陳耀昌醫師在60歲開始寫小說前,也只去過三次屏東。但陳醫師在撰寫《傀儡花》前進行了深度踏查,甚至沿著歷史事件發生的舞台走過一遍,胡教授認為陳醫師的專業表現出研究者應有的態度——做田野要有行動力。而對地景的深度認識,也有助於我們將屏東放回當時的脈絡,了解這個地方的歷史特殊性。

在「牡丹社事件歷史場域計畫」中,大致可以分為「歷史事件耙梳」、「場域重現」以及「聚落活化與文化行銷」三個部分。胡教授分享了2019年舉辦的「南國與萬國的交會:全球史視野下的羅妹號、牡丹社事件與十九世紀瑯嶠地方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對於牡丹社事件以及周邊歷史進行的多方面整理;也介紹了正在興建,經過多番轉折最後落腳牡丹鄉的「牡丹社事件故事館」,以及位於車城鄉石門古戰場「西鄉都督遺跡紀念碑」的歷史意義與後續的修繕情況。胡教授認為屏東、以及牡丹鄉作為引起台灣歷史事件的重要場域,透過計畫提供了我們認識與了解的渠道。

飄洋過海的牡丹社四頭顱

 2019年,胡教授與其團隊「故事 StoryStudio」在參與「牡丹社事件歷史場域計畫」時,發掘出兩篇極具歷史意義的文獻:分別是美國醫生Stuart Eldridge 於1877年發表的 ”Notes on the crania of the Botans of Formosa.”(〈福爾摩沙牡丹人顱骨筆記〉)以及英國解剖學家、後為愛丁堡大學校長的William Turner 於1907年所發表的“A contribution to the craniology of the natives of Borneo, the Malays, the natives of Formosa, and the Tibetans.”(〈有關婆羅洲土著、馬來人、福爾摩沙土著、圖博人的顱骨學的文稿〉),兩篇文獻組成出一條神奇的移動路線,牡丹社事件中被日軍砍下的族人頭顱,透過隨日軍赴台的美籍軍官輾轉帶到了國外,最後落在了愛丁堡大學的博物館。團隊與愛丁堡大學確認後,隨即與原民會、文化部、屏東縣政府等多方協調,並於去年5月在牡丹鄉當地召開「愛丁堡大學返還先民遺骨計畫」協調會,希望能促成將骨骸返還部落。胡教授分享了過去國際間相關事件的處理方式,譬如2019年愛丁堡大學就曾將一些人類骨骸歸還予斯里蘭卡。至於骨骸歸還後的處理方式,也需要在部落間取得共識,須尊重牡丹社人的相關文化。胡教授總結說,從這次牡丹社事件頭顱的發現於歸還,發現台灣對原住民歷史研究尚有不足之處,也衍生出在多重殖民主義底下的思考。

(註一:參考自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資訊輔導平台」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