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王申(北京大學中文系現當代文學專業博士、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助理教授)
主持:張俐璇(臺大臺文所副教授)
時間:2022年02月22日(二)下午15:30-17:20
地點:臺大臺文所324教室

撰稿人:蔡易澄(臺大臺文所博士生)

四十年代旅平台籍文化人——以張深切、鍾理和為例

主講:王申

(福建師範大學助理教授)

主持:張俐璇

(臺大臺文所副教授)

如何看見文學及其歷史的多樣性?不論是面對尚未有人探索過的新領域,或是已有眾多研究成果的範疇,怎麼切出新的觀點,進而啟發人們的思考,都是研究者們必須克服的課題。本次演講邀請到王申老師,其博士論文以北平抗戰時期的臺籍作家為研究對象,觀察臺灣人夾處在日中之間的特殊位置。此次特以張深切、鍾理和兩個差異極大的個案,讓學生們看見文學史的多元與複雜之處。

「臺灣人」在中國大陸,一直是相當特殊的存在,當代的臺胞身分時常遊走在灰色地帶上。而這種情形並非現在獨有,早在馬關條約後,隨著臺灣被日本殖民,「臺灣籍民」的特殊身分就已經誕生。在日本帝國內,臺灣籍民是異於「內地人」的「外地人」。但在國際上,臺灣籍民卻又被視為日本帝國的國民。這中間便產生了相當曖昧的地帶。比如作為日本國民,可以不受中國官府管轄,使得不少人假冒為臺灣籍民,被稱之為「假冒民」。又或者,在中日關係互惠,免除旅行間的護照出示,卻只有臺灣籍民仍需出示文件。「臺灣籍」附帶的利與不利,使得不少臺灣人遊走在兩種身分之間,也經常受到譏諷。然而,這種身分的流動,實也是為了開展自身最大行動的一種手段,背後也有其主體的能動性。

跟其他地區相比,生活在北平的臺灣人並不是最多的,這背後有地理、語言、氣候等因素影響。而在中日戰爭開打時,北平地區的臺人曾因應日本撤僑政策,全數搬離此地,直到局勢回穩後才搬遷回來。這些生活在北平的臺灣人,或許是基於某種特殊的情懷,才會選擇生活於此。諸如張深切、江文也,都是受到北平背後獨有的中華文化所吸引。而基於日本的殖民政策,臺灣的知識分子多半只能在同為殖民地的地區才能有所發展,且日本急需控制中國,臺灣人在戰事或統治上便成為橋樑般的存在。

其中,張深切便是表現出這種特殊身分政治的個案。其於1938年抵達北平,並在隔年創辦了《中國文藝》,是當時大量的宣傳文藝雜誌中,少數保有純粹文藝性的雜誌。有趣的是,這本雜誌背後有日軍參謀參與,是為了攏絡在中國的日本通,搭建起日中共榮的大東亞想像。但當時的日軍參謀並不知道張深切的台灣人身分,以及其過去的抗日經歷。使得張深切在主事《中國文藝》之時,能夠偷渡進漢民族情懷,隱然與官方抗衡。

不過,日後張深切在籌辦《藝文雜誌》時,卻與周作人鬧翻。主要來自於,張深切意欲抗衡林房雄等日方的介入,但在中庸講求低調的周作人眼中,卻被看作是主導性過強,彼此產生了誤會。以另一個角度而言,在日方拉攏政策的前提下,周作人等人是亟欲留住的對象,早已是帝國國民的臺籍人士,就這樣被排除在外了。

與張深切不同,鍾理和在北平的生活,幾乎與文壇沒有什麼交集,但他卻也受到了當時的文學浪潮影響。當時的華北地區興起了「鄉土文學」熱潮,以關注生活現實,來抵抗日本官方宣傳的樣板想像。而鍾理和的小說裡,便描寫了南北地理空間的差異,以臺籍人士在北平的異鄉人身分,描繪國籍與民族的矛盾挫折。而其對現實的掌握,表現出的批判性,實也對「鄉土文學」作出了另類的貢獻。

臺灣文學研究從不侷限於臺灣本地。如何看見臺灣在地緣政治上的特殊性,以及身份流動的多重移轉,都是相當重要的課題。期許藉著此次演講,讓學生們有著更多元的觀點,為臺灣文學挖掘出更多的可能性。

2022.02.22

演講後與講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