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楊隸亞(知名作家)
主持:鄭芳婷(臺大臺文所副教授)
時間:2022年12月12日(一)下午12:00-14:00
地點:線上舉行

撰稿人:林宇軒(臺大臺文所碩士生)

本次講座很榮幸邀請到知名作家楊隸亞,以線上座談的方式分享2022年出版的《男子漢》。在女性議題當道的今天,許多「以女性為主角的創作」試圖突破以往被男性故事(His Story)主宰的歷史敘述(History),楊隸亞在2017年出版、女性主義式回顧自我的散文集《女子漢》便是其一。

從文本切入,《男子漢》以非主流、邊緣的主題為關懷核心,這讓讀過這本短篇小說集好幾次的芳婷老師深有感觸。當初《男子漢》獲得「台北文學年金」時,作品集的名稱其實是《台北男子圖鑑》;更名的原因除了可以和《女子漢》相呼應,同時也扣合書中主角都是「反英雄式的弱男子」的概念,故意在書名設計相反的對照。

「究竟怎麼樣的人算是『男子漢』?」透過這些筆下的文字,楊隸亞對社會既有性別框架提出提問,試圖找出不一樣的、被忽略的故事。在分享「台北文學年金」的計畫內容之餘,楊隸亞也鼓勵同學多多參與這類型的創作計畫,在學術研究之外培養另一種文學技能。

《男子漢》的創作發想受到了《東京女子圖鑑》IP原型的啟發,獲得文學界的肯定。然而,同樣從《東京女子圖鑑》轉化的影集《台北女子圖鑑》卻「大翻車」,甚至讓楊隸亞直言「非常難看」。在楊隸亞的理想中,這類的故事應該著重於女主角的冒險,聚焦其如何在大城市裡打拚、成長的「奮鬥史」,打破瓊瑤式的女性刻板印象,才能呼應當代女性意識的抬頭。

不同的作品顯現出不同的文化脈絡,從《82年生的金智英》可以看到韓國的性別文化至今仍舊非常不平等,主角犧牲自己的夢想成為家庭主婦,卻被社會認為沒有價值,重回職場也困難重重。台灣近年也有影集《俗女養成記》作為對照,明確地點出了台灣女性的現況──主角設定在39歲的陳嘉玲,是一個年齡上的邊界,當中的女性做為「平凡小人物」因而能夠吸引觀眾,產生共鳴。

相對於近年女性故事的蓬勃發展,楊隸亞轉而關注男性:男性故事中的小人物,是否還有「未書寫」的空間?除了「女性成長史」,有沒有「男性成長史」的可能?楊隸亞舉網路上的哏圖為例,「草食男」、「佛系男」這類對男性有別於傳統視角的諷刺,在「稱呼」之外似乎並沒有相關的「故事」去鋪墊,這也是她寫下《男子漢》當中13個故事的動機。

楊隸亞說,這些故事主角都是以非傳統印象中的男性為書寫對象:〈結婚秀〉寫生理女性變性為生理男性的跨性戀者、〈島的遊戲〉寫曾被同學霸凌的社子島繭居少年、〈親愛的神大兵〉寫沉迷電動遊戲的逃兵、〈大貓〉寫極參與社會議題的大學生、〈零件青年〉寫生產線上的青年作業員、〈飄洋過海來做工〉寫半工半讀的印尼籍移工、〈尋找失業老爹〉寫經歷金融風暴而失業的中年父親、〈國師〉寫身兼工廠員工的算命師、〈空屋情人〉寫銷售業績極差又遇上房市不景氣的房仲業務員、〈茶藝館的搖滚蛋寶〉寫身兼廟公的地下樂團吉他手、〈詩人的紀錄片〉以詩人楊澤為原型、〈快遞歐巴〉寫遇到詐騙的物流貨車司機、〈小偷〉寫一隻結紮後的三花貓無緣無故消失。

在《男子漢》當中,楊隸亞想要去關注男性身體「未被書寫的地方」──「這幾年來的女性有機會表達她們的委屈,那『弱男子』的身體是不是可能存在?我們能不能找他們的投射?」在講座的後半段,楊隸亞親自朗讀〈島的遊戲〉,以聲音帶領同學們進入虛實交融的故事情境。

遊戲裡的「旋轉島」對應著男主角所居住的「社子島」,每天生活在「從這座島到另一座島的日子」,而結尾「這場假裝遊戲的遊戲,已經徹底結束了」更是在悲哀但夢幻的投射中,傳達出對生活的不自由與無力感。以「島」的身體性與封閉性作為連結,可以感覺到某種地形和性別的關聯──虛擬的遊戲世界隱喻著現實世界,被孤立的男性也隱喻被孤立的社子島。「假如這個大地的身體是個男人的身體呢?又邊緣、又陰性化、又背向全球化,又被台北這個繁榮的都市所拋棄,這個孤島會是什麼樣子?」楊隸亞拋出疑問,提供同學思考。

在楊隸亞朗讀完小說後,已經閱讀這篇不只一次的芳婷老師覺得「滿奇特的」。「我相信每個人在閱讀的時候,都會有一種很獨特的經驗。大家在做夢、在夢中講話,那個聲音可能是你自己的聲音;我自己在讀小說的時候,腦海中出現的就是我自己的聲音。我剛剛聽到作家本人親自在讀小說,我其實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小說。」在〈島的遊戲〉當中,楊隸亞設計了許多對照:社子島做一個孤島、人作為一個孤島、台灣作為一個孤島、現實生活作為一個孤島。芳婷老師認為,人們在疫情之後的「孤島」感受其實並沒有消減,如此感受還是在許多人心中存在。

這幾年,有越來越多作家想把邊緣的社群主體(marginalized people)讓更多人看見,從1960、1970年代討論性別議題的文學作品,到2000年後至今所呈現的角色形象與塑造,都有很大的風格轉變。過去強調很陽光、很歡快、不自殺的動能,也開始產生了另一種反思,包括陳又津《我有結婚病》在內的許多作品集都呈現出這種眾生相。如此現象,讓芳婷老師想到以前《蘋果日報》的專欄「人間異語」;雖然不是文學作品,但閱讀的時候會產生「窺探」的罪惡感。「當我們在寫這樣的文學作品,會問到一個終極的問題:這些人能夠被發聲嗎?我們能夠為他們發聲嗎?或者,我們能夠如何為他們發聲?」

在講座的最後,有同學指出《男子漢》相較於《女子漢》,整體在書寫當代的事件與現象時,變得更加「掙扎」。楊隸亞認為這和當下的社會氛圍、房價高漲、薪水縮減等問題有關──在創作《男子漢》時,楊隸亞住在35年的老公寓,房間大漏水、必須自己拿臉盆接著,同時還要在旁邊打字、寫作。然而,這種悲觀與黑暗的氛圍對照書名《男子漢》,也許正凸顯了書中聚焦的性別與社會議題,是多麼地真實而難以直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