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林芳玫(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教授)
主持:黃美娥(臺大臺文所教授)
時間:2022年11月17日(四)下午13:00-15:00
地點:臺大臺文所324教室

撰稿人:許明智(臺大臺文所碩士生)

你曾讀過歌德羅曼史的經典作品《簡愛》、《咆哮山莊》嗎?或是讀過瓊瑤的小說嗎?在我們的閱讀經驗中,可能不會直接將上述的世界文學經典,與台灣的通俗小說放在一起討論,但長年研究瓊瑤作品的專家林芳玫老師,則發現瓊瑤經常會在小說中,提及《簡愛》與《咆哮山莊》。在本次演講中,林芳玫老師便試圖從瓊瑤小說改編的台語片出發,透過比較兩種歌德羅曼史的電影文本:《庭院深深》(宋存壽導演,1971年)與《地獄新娘》(辛奇導演,1965年),帶領我們走入讀者反應理論的應用,最終抵達華語語系研究的視域。

學思歷程的回溯:從讀者反應理論出發

演講一開始,林芳玫老師回顧自己的學術生涯,是如何開拓出「讀者反應理論」的研究視角。1985年,她在賓州大學選修Janice Radway老師的「文學理論」,當時Janice Radway剛出版“Reading the Romance: Women, Patryarchy and popular literature”一書,裡頭運用讀者訪問與民族誌的研究方法,讓林芳玫老師首次意識到「羅曼史」竟能成為學術研究題材,也是她第一次接觸到讀者研究。

林芳玫老師認為,透過讀者反應理論的視角,可挖掘作者預設的小說世界,以及讀者所想像的世界,乃至於讀者群體對於文類的認知。更重要的是,即便是讀者的「誤讀」,也是重要的閱讀經驗,像是電影《地獄新娘》是以懸疑推理作為宣傳,但讀者卻可能產生不一樣的閱讀體驗,如林芳玫老師以歌德羅曼史視角切入。相較之下,她認為過往有些評論者多沒看完文本,就對通俗小說進行批評,並不是良好的讀者。

在讀者反應理論的刺激下,林芳玫老師最終決定將博士論文的主題設定為瓊瑤作品研究,以評論家作為主要的讀者研究對象,將作品分為三階段:1960、1970、1980年代。每一階段又分成三部分:「社會脈絡與文壇結構、文本分析、讀者反應」,最後出版為重要論著《解讀瓊瑤愛情王國》。

研究範圍的擴展:從通俗小說到臺語片

完成博士論文後,林芳玫老師並未就此停止對於瓊瑤的研究,反而試圖從戰後台語片的脈絡,來探討通俗小說與台語片之間的交涉關係。

從2010年起,由於電影《暮光之城》(2008年)的熱映,加上西方學術界持續探討鬼魂類型與書寫,讓林芳玫老師開始深度探討歌德羅曼史類型(以下簡稱歌德類型)。何謂歌德類型?林芳玫老師指出,其中常見的元素包括:廢棄的空間、鬧鬼傳說、過去的秘密(如:亂倫、瘋狂、疾病、謀殺),以傳遞出懸疑驚悚的氛圍。而在歌德類型中也常出現日記或書信,作為貫串小說的「後設書寫」。而在當代論述中,歌德類型涉及「似家非家(The Uncanny)」的感受,背後往往與個人或集體創傷有關。為化解這些創傷,或是解答故事的謎團,主要的女性角色往往具備主體性,有著冒險與成長的過程。

然而,21世紀為何重新興起歌德風與鬼魅敘事?林芳玫老師觀察到,歌德類型中的吸血鬼角色,涉及跨物種與後人類想像的當代議題。而鬼魅書寫則可視作後殖民思潮下,探討被壓抑的集體創傷。

回到瓊瑤的作品,其中屬於歌德類型的小說包括《月滿西樓》、《菟絲花》、《尋夢園》與《庭院深深》(1969年)。在這些作品中,不只具備上述的歌德類型特色,其中也經常提起《簡愛》、《蝴蝶夢》。同時,瓊瑤也會轉化歌德元素,用以呈現外省人的離散經驗,如描寫外省人於內戰後的流離失所導致的家庭崩解。

跨媒介的主題改編:從文藝愛情到家庭倫理

此次演講的主軸,則圍繞著宋存壽導演所改編的《庭院深深》(1971年)電影。對讀小說與電影,林芳玫老師指出,宋存壽導演所改編的《庭院深深》,缺乏陰暗的氣氛,且與歌德類型毫無關係。此外,「家庭倫理」的議題在電影中是多過愛情元素,也更加批判男主角的自私自利與頤指氣使。而像是第二任妻子愛琳的「壞女人」形象,其實也是展現出女人對於家庭桎梏的反抗。相較之下,瓊瑤對於男主角的批判較少,往往用浪漫愛的元素來保護男主角的負面性格。

也因此,在電影結尾,男主角只能用第三人稱的視角,迂迴地描述自己的過錯,反映出無論是愛或不愛,他都沒有真正了解女人的需要與心理。對於男性角色的批判,這電影中兩位本應存在衝突的女性角色(前後兩任妻子),因建立在彼此對於家庭角色的認知,最終達成互相體諒。連到最後一幕,女主角含煙都不是因為對於男主角的愛而選擇留下,而是因女兒的呼喚,使得男主角被邊緣化,打破了瓊瑤式的完美愛情結局。可以說,在電影中,始終都是以「家庭倫理」作為推動敘事的動力,亦是與瓊瑤的文藝愛情路線最大分歧之處。

同樣的,在另一部台語電影《地獄新娘》(辛奇導演,1965年)中,雖保有一些歌德元素,但也如電影《庭院深深》般重視「家庭倫理」的重構,而降低瓊瑤作品的浪漫愛元素。面對這樣的變化,林芳玫老師認為,從過去的「改編」,到當代流行的「轉譯」,並不必忠於原著,而是要展現一種當代價值。因此在這兩部電影的改編中,瓊瑤的戀愛方程式,被家庭倫理的敘事框架所打破,小說中的歌德類型元素也有著不同轉化。

研究視角的拓展:華語語系研究與臺語片

在演講的最後,林芳玫老師從「改編」與「讀者反應」的課題,試圖擴及華語語系研究的視角。林芳玫老師指出,瓊瑤的文本與個人經歷,多涉及外省人的離散經驗,因而使得瓊瑤作品在全世界華人區域廣受喜愛,如金庸的武俠小說。特別是在1990年代以後,中國改革開放,瓊瑤以清朝宮鬥劇來建立「想像的中國」,如著名的《還珠格格》。此外,瓊瑤小說地點除了中國與台北,還包括香港(《彩雲飛》、《海鷗飛處》)、新加坡 (《海鷗飛處》)、歐洲(《一簾幽夢》、《人在天涯》),小說中的男女主角也經常留學美國。

除了小說之外,台語片的生產與消費環境,其實是也具備華語語系研究的討論空間。林芳玫老師舉Jeremy Taylor的‘From transnationalism to nativism? The rise,decline and reinvention of a regional Hokkien entertainment industry’一文為例,分析1950-1970年代的廈門片與台語片,此文指出台語片建立在泛福建話娛樂產業與想像共同體上,內部存在人才、資金、觀眾等跨國性,今日卻反而成為本土文化的象徵。透過華語語系的視角,林芳玫老師希望研究者不要獨尊標準華語,重新檢視電影中的語言使用情形。

回顧整場演講,林芳玫老師從自身的研究經驗出發,帶出讀者反應理論的視角。接著,再以瓊瑤作品所改編的台語片為主軸,拉出華語語系研究視角。在這場演講中,林芳玫老師所展現的不只是學思歷程與問題意識的建立,更是帶領我們認識小說與台語片之間,如何為台灣文學的研究疆界開拓出新的地域與媒介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