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林佩蓉(政大臺文博士、國立臺灣文學館研究組組長)
主持:張俐璇(臺大臺文所副教授)
時間:2022年04月21日(四)下午14:20-16:20
地點:臺大綜合教學館401未來教室

撰稿人:蔡易澄(臺大臺文所博士生)

讓文物說話:
臺灣文學藏品與數位遊戲腳本

主講:林佩蓉

主持:張俐璇

讀台文所的人,是如何用文學來參與社會的呢?本次演講邀請到畢業於政大台文所的林佩蓉老師,其現正於台灣文學館研究典藏組擔任組長,為我們分享這幾年台文館在推廣與發展的方向,以及作為文學人的我們,又該如何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林佩蓉老師首先從台文館的歷史開始介紹起。作為一間博物館,其勢必要有藏品,以達到研究、典藏、展出與公共服務的目的。作為文學博物館,藏品的意義主要用來詮釋文學史,不論是珍本、手稿、作家的物件,都是台文館意欲徵集的藏品。他們可能透過收藏家、古物店來尋找,或是由作家及其家屬提供。對博物館員而言,如何判定那些物件有價值,就非常考驗其自身的素養。特別是不同的博物館,在徵集的藏品上有不同需求,彼此也經常需要互相支援。譬如國影中心曾接收了不少林搏秋導演的文物,但在劇本層面就需要台文館來協助判別。而對徵集人而言,其所選擇的藏品不外乎往深度與廣度前進,如何為研究扎根,又如何推廣出去,成了當代博物館學最重要的兩個面向。

近年來,台文館一直試圖將台灣文學推廣出去。對台文人而言,最困難的問題,大概是台灣人對台灣文學的認識太少。該怎麼讓台灣人認識台灣文化,為文學找回讀者,是每個台文工作者都在努力的事。台文館近幾年則開放典藏,將藏品數位化,提供了更親民而公開的調閱方式,無非就是希望這些資源能好好被利用。畢竟藏品的保存並不容易,林佩蓉組長提到,當年為了修復葉石濤的藤椅,他們跑遍了南台灣,才終於找到了藤椅的藤編方式。這幾年,台文館還將文物3D建模,讓民眾不用進到博物館,就能夠在線上看到這些產品的紋路與質地。這些經3D建模的藏品,同時也進入到台文館製作的遊戲,更加活化了藏品的功能。

除此之外,如何讓藏品不再只是附加物,而是成為一個有意義且價值的文物,也是台文館一直努力的方向。好比近年所推動的「拾藏:臺灣文學物語」,則是廣邀作家為藏品撰寫故事,將作家的生命與寫作連結到藏品,並結合了作家的想像力與詮釋,讓藏品也成為了一個新的文本。而台文館也將藏品的故事再做延伸,開發了相關的文創產品,希望能達到藏品的加值應用,讓藏品不再只有單純展示或研究的功能。而在博物館內的常設展中,也多了更多輕鬆有趣的互動裝置,希望能勾起民眾的興趣。比方有熱門的籤詩機,民眾可以得到一張由台灣作家所寫的句子,希望民眾能因此留下對台灣文學的印象。

林佩蓉老師認為,台灣文學該如何演譯與轉譯,是未來很重要的課題。在演譯層次,在建構藏品到文本的途徑時,必須去思考怎麼與大眾對話。而在轉譯層次,則應該去試圖整合不同學科、不同專業,才能在同一件藏品裡看見不同的風景,最終得以長出獨特的文化DNA。林佩蓉老師也鼓勵大家一同參與,讓藏品進入自己的生命,一起為台灣文學史寫下新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