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徐裕健(華梵大學建築系教授、知名建築師)
主持:楊雅儒(臺大臺文所助理教授)
時間:2020年12月11日(五)上午9:10-12:10
地點:臺大臺文所324教室

撰稿人:杜姁芸(臺大臺文所碩士生)

「建築物本體很像軀殼,發生的故事是它的靈魂。」

古蹟修復的工作當中,不僅是還原和保存,更多的是尋找古蹟當中潛藏的「訊息」。徐裕健教授在古蹟的修復工程的各式案例裡,致力於發掘古蹟裡時常被忽略,卻隱含重要文化意義的「訊息」們,並且將這些訊息連結起來,串起過去和現代連結的橋梁,藉由建築訴說地方的故事。

空間文化史的敘事

1985年臺灣成為日本的殖民地,在總督府尚未建成時便已著手建造的臺灣總督官邸(今臺北賓館)於1901年落成,從古希臘神殿的柱式和羅馬建築式的拱門象徵著文化強盛,到後藤新平以「不睹皇居狀,安知天子尊?」表達樹立威信的重要來說服日本國會提供修建資金,上述的相關史料都在修復的過程中成為重要參考。另外,廟宇也是隱藏著許多文化訊息一類建築,以「坐北朝南」的觀念為例,過往廟宇都是採用坐北朝南的方位建成,但現今部分廟宇可能因為諸多因素無法遵循坐北朝南的傳統時,便會象徵性的採用相對位置定位,將廟門前方定為南方,足足顯示中國傳統風水觀的影響力之大。在規劃修整時整合這些隱含訊息,藉由建築物延續過往的故事,讓建築物不僅具有實用性,還有講述在地歷史的價值。

空間的隱含位序

建築物除了有延續歷史的價值,同時也保存著不為人熟知的種種文化訊息,包含中國傳統建物的對稱結構意在呈現賓主之間一來一往的互動關係,家屋的格局大小、高低和方位都會與身分位階相應,廟宇裡樑柱的位置、門檻的高度和雨水引流的風水考量等,仔細考究都會有其意義。而古蹟修復不只是單純的修復,建築師在規劃的過程裡也參與了建築物意義的再呈現。文化資產空間的活化再利用是要召喚靈魂的,靈魂的樣貌難以捉模,需要透過建築師去找出訊息,串起訊息形塑靈魂,並在修復的過程裡植入跟它吻合的靈魂。

古蹟修復與在地居民的參與

修復工作使古蹟得以被重新規劃,建立新的氣象與保存在地的歷史,甚至成為在地的觀光產業資本。但是,在修復前居民往往會忽略古蹟的價值,認為這些古蹟殘破,會妨礙地區的景觀和降低經濟價值。所以在修復時讓在地居民共同參與,使居民們參與修復的規劃,並且在過程中慢慢了解古蹟與在地的歷史,藉此建立起居民與古蹟的情感聯繫。為了進一步強化古蹟和居民的聯繫,在修復三峽老街時規畫了「人文解說水溝蓋」,將家戶的故事融入老街景觀中。同時,古蹟保存的不限於建築本體的故事,也需要關注建築與人的互動。在剝皮寮的修復例子中就保留了拆遷爭議造成的毀損,透過殘缺展現出地方對於古蹟態度轉變和理解古蹟價值的變化軌跡,以殘缺完整古蹟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