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大半輩子,崑南從香港「飛越」到台灣,選擇了淡水作為降落之地。亦因此,在線上演講成為趨勢之際,本次演講有幸邀請崑南現身說法,分享《地的門》的創作與出版歷程、以及自身在五六〇年代與現代主義的接觸與交涉。事實上,崑南從五〇年代已著手書寫《地的門》,距離如今超過一甲子,他自言對這部作品可謂「既熟悉又陌生」。1961年1月《地的門》初版面世,他則認為是一段「不太好的經驗」。歸根究底,《地的門》最初雖以「現代文學美術學會」名義發行,但事實上是崑南自掏腰包出版。他憶述,當年在出版過程中資金耗盡,無法繳清印刷費,只好向印刷廠老闆求情,因此最後發行量只有約兩百本,更是需要自己騎腳踏車到各書攤送書。而攤商即使願意擺賣,也只是晾在一旁,因此在2001年青文書屋再版前,崑南認為讀過《地的門》的人並不多。甚至在青文版的序中,他直言《地的門》的再版「把葉文海從地的門拉出來,讓他有機會見到陽光」,亦「相等於他的再生」(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