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演講,為台大台文所和台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合辦之「尖端講座」,邀請山海文化雜誌社創辦人、前監察院副院長,同時也是台大及政大台文所兼任副教授的孫大川老師主講,主題是「台灣給世界的禮物:一個原住民的觀點」。孫老師由原住民族的切身經驗、感受和所見出發,綜觀台灣的歷史及其於當代追索的定位和價值,並思索亞洲和華人社會百年來的進程對於世界的「貢獻」,層層展開「如何成為一個禮物」——即思索我們能夠帶給世界什麼——的主題,而這直接關涉到「我們」——無論是作為原住民族、台灣、亞洲或華人社會——如何定位、看待自身的核心問題。
孫老師從原住民族何去何從的困惑開始談起:這些困惑是關於原住民族一路走來、以及當思索台灣的未來時,發覺台灣的文化、歷史、地理,政治,各方面好像都一直為特定的思維框架所綑綁,因此想以一個原住民的經驗,嘗試對這些問題提出新的想像與回應。
「禮物」這個題目其實與陳耀昌醫師2000年在Nature雜誌上發表的文章甚有淵源,該文也開啟了許多思考。孫老師當時最驚訝的是,陳醫師認為台灣可以帶給世界的禮物,是原住民族——當思考台灣可以帶給世界什麼的時候,孫老師以前沒有想過原來台灣的原住民族可以是給台灣、或台灣給世界的禮物。他坦言道:在過去的成長經驗中,台灣的原住民大概很少會覺得,自己是一個禮物,這從眼神就看得出來。所以當看到那樣優秀的人在世界一流的雜誌說,台灣的原住民族是世界的禮物,身為一個原住民,孫老師才「看見」——原來台灣的原住民跟世界有連結。
孫老師大學讀中文系,高中時閱讀牟宗三、唐君毅等人的著作,自言雖然看不太懂,但卻有一種感覺,就是當時的知識份子似乎也在焦慮中國和華人的定位與未來:在近現代歷史中,中國對世界而言好像也不是一個禮物。年少的孫老師當時多少有一點「寬慰」的感覺,原來不是只有「沒有歷史的」原住民族,會有深刻的關於歷史和文化究竟何去何從的焦慮。
三十六歲在比利時念書對於孫老師是很關鍵的時刻:原本研究哲學和漢學,想要注《禮記》、《詩經》;但是當思考自己的定位和要選擇的方向,才發覺對於原住民的議題,其實心中很早就有想法。在歐洲時關心台灣正發生的變化,當時也還沒想到,能在本土化的浪潮中找到可能的出路;直到聽臺灣的很多朋友談論本土化,才發覺台灣的本土化不可能繞過原住民,這讓原住民族的「黃昏處境」找到一個可能性,孫老師稱之為「夾縫中的族群生存」。
從比利時歸國後,孫老師到一百多個山服隊去演講,開始肩負原住民族在夾縫中求生存的文化任務,後來也進入政府機關工作。在這些過程中孫老師發覺:台灣好像也不覺得自己是一個禮物,同時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帶給世界什麼。他認為台灣如要尋找自己的定位,不是只有政治、或只能被特定的政治現實所綑綁;如果我們需要「打樁」、需要一些能當作「根」的東西,我們應該多想想要留給一百年、兩百年後的後代什麼,這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