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曲最早被發掘是在1943年3月25日台東縣鳳山郡的里壠山社,也就是現在的海端鄉崁頂村,當時黑澤隆朝錄音時只有六位來唱,且因匆匆忙忙而顯得不太完整。之後於1952年,黑澤將其寄到UNESCO舉辦於法國西南部港口的國際民俗音樂會議(IFMC)發表。當時發表題目是:為什麼布農族要用泛音來唱歌,並假設其受到口簧琴的音樂影響。他是在這樣的題目下選用了這首歌。
黑澤隆朝將其命名為「初種小米之歌」,指涉其社會機能──播種小米之前(buan mapinang),Buan意為月份,mapinang意為播種,也攸關布農族的宇宙觀。播種小米前,巫師會在部落中找七名聖潔的男人至家中過夜,隔天早上在家屋前的廣場演唱此曲。唱完後才可以到田裡播種。因而後來許常惠老師將其命名為「祈禱小米豐收歌」,成為最常用的說法,族人則將其稱為〈Pasibutbut〉。族人認為,若唱得很好且最後達到所謂absolute harmony──布農語的「maslin」(圓滿),天神「dehanin」就會賜福幫助小米豐收。除了天神外,布農族還有精靈(hanitu)在左肩、右肩,小孩子之所以能順利長大,便是仰賴舅舅精靈能力的庇護。所以嬰兒節時,嬰孩的媽媽一定要準備一頭豬送到舅舅家,感謝其幫助小孩長大到三歲。
〈Pasibutbut〉的由來牽涉三則相關傳說:首先,有一天,八名成年男子上山打獵,打獵時有天來到一個瀑布(tastas)當中,被當時的聲響震懾住了。他們回來時參加打耳祭,並發現今年的小米收成比往年還好,進而心中生出一種啟示(inspiration),一定是天神喜歡這個音樂,才導致這樣的結果。因而他們把這兩件事聯想在一起,往後也就代代相傳,每年在播種小米前演唱這首歌。另一則傳說也是八個獵人上山打獵,他們在大雨中遭逢一棵中空、倒下的大樹,八個獵人便躲到了倒木中,並在裡頭聽到蜜蜂嗡嗡嗡嗡叫;後來的故事發展以及最後一則,將蜜蜂代換成鳥類的傳說也都大同小異。
事實上,原先會唱〈Pasibutbut〉的只有郡社群和巒社群。因而講者提到,沒聽過南投縣仁愛鄉的布農族演唱。但時代遞嬗下文化也相互影響,因而許多部落也開始有了這首歌。比如卡社群的雙龍部落原先不會唱,現在卻唱得比別的社群還好,甚至還錄音。現在,甚至還有100個人一起唱〈Pasibutbut〉,不過大概是噱頭而已,並沒有完全按照原來的模式來唱。
鑒於傳說,〈Pasibutbut〉為成年男子所唱,女孩子不能唱;過去小孩子不能唱是因為無法發出這個聲音,但現在許多兒童合唱團表演時也選擇這首歌。詠唱〈Pasibutbut〉時最少需有8人,可能是8、10、12人不等,共分為四個聲部,由高而低及人數分布,依序為:「mahosgnas」(3人,其中一人為mashal,在第五圈時會提醒大家下一圈結束),「macini」(1人,無論人數多少,都是一個人唱),「lamaindo」(8人時為2人,10人時為3人)及「mabonbon」(8人時為2人,10人時為3人)。若以南投縣信義鄉布農文化協會來說,因為三代以來都沒改變而形成傳統,也為其文資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