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李志德、李雪莉、莊瑞琳、盛浩偉
主持:蘇碩斌(臺大臺文所教授)
時間:2023年11月08日(三)下午15:00-18:00
地點:臺大臺文所324教室
主辦:轉譯臺灣工作室(臺大臺文所)、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

撰稿人:孫家琦(臺大臺文所博士生)

  • 本計畫希望藉臺灣在地文史資料為核心、「創意性寫作」(creative writing)技術為半徑,建構學院內寫作的系統模式,並開創更深廣的創意寫作理論與應用範疇。此為第一場座談活動,期待藉由各領域寫作者的經驗分享,為學院內的書寫社群提供建議,並搭建對此有興趣者的交流平台。

熱得像夏天的下午3點,冷氣超強的324教室坐滿師長同學。這是轉譯臺灣工作室的文學兵推工作坊。文薰所長致詞簡短,瞬間炒熱氣氛;碩斌老師精神抖擻地接過麥克風,有點備戰的意思了。

都說職場如戰場,但是文學人的戰場在哪裡,又該如何打造「武器庫」呢?臺文系所轉型和制度性改變迫在眉睫,文學兵推工作坊特邀產業界「四大金剛」蒞臨本所,傳授心法祕笈。開講兩回合,歡迎提問,有問必答。

【ROUND 1】 這是最好的年代

■ 李志德(自由亞洲電台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主任)

志德主任結合在臺大新聞所開課的教學經驗,提出對計畫扮演角色的想像:「它」應該屬於後學士學程,有的學生專業背景比較強(科學、自然、心理、醫學、經濟、國際、區域),有的具備政治、地方等基層實務經驗。培養通才的機制斷鏈是臺灣目前國際新聞線最大的危機,導致不是沒有記者,而是沒有資深的、可以帶領年輕新聞工作者的人。學校除了提供包括人類學、田野調查、資料爬梳、深度歷史、基本寫作、現代調查工具,以及文本閱讀分析等支持課程,更可以成為「手把手」帶新手入門和鍛煉的媒合平台。聽起來不容易,但只要有幾本亮眼的、被認可的作品,便足以形成一股風潮,為新加入的寫作者打開一條路。台灣本土自然歷史寫作,正是這樣的例子。

■ 李雪莉(報導者營運長兼總主筆)

雪莉營運長說明何謂公共書寫。一是for public。以《報導者》為例,它已經打破網路書寫「上限1600字」的魔咒,並證明local narratives在臺灣是有機會的,越來越多學者願意進入、深入、介入公共社會。二是關於報導文學、學術書寫、職人書寫。例如podcast「一歷百憂解」,作者是高中歷史老師,說得好,寫得也好。近年的職人書寫也非常popular,不論是移工書寫,律師作家、編劇和田野蹲點者,其共同特點是有清楚關注的領域和問題意識。他們快速超越傳統主流和平面媒介,轉譯速度快,翻轉形式。過去八年,雪莉營運長編寫共六本書,深刻感受到讀者在改變。因為好奇與同理,讀者渴望看到平行世界的事件,顯然對公共是有感的。

從身為新聞工作者和調查報導記者的角度分析,雪莉營運長提出寫作「ABCDE」。A是aspiration:最好的能寫書的記者,身上必然配備「非如此不可」的企圖心。B是boldness:勇於走出既定框架,快速鍛鍊能力,不怕直球對決。C是curious:好奇心顛覆「太陽底下無新鮮事」一說,切記寫作時絕不能理論先行。D是diligent:從能否堅守現場,田野寫作速度夠不夠快看得出來。最後是empathy:進入別人的處境,walking in his shoes才會在寫作時比較立體,因為許多痛苦不是簡單的二元對立。

■ 莊瑞玲(春山出版社總編輯)

小瑞總編說,這幾年連台灣最大通路博客來都有業績下滑的問題。整體書市如此,文學恐怕是其中受害最深的類別之一。從出版的角度來看,文學如何轉守為攻,以內容而言,最有競爭力的還是「原創」。想寫全世界沒人寫過的題材,幾乎不可能;因此「跨領域」是很重要的能力,小說家、文學工作者到影視工作者,幾乎都有很強的第二能力。自然書寫在一片下滑的台灣文學市場中表現亮眼,連新人也有基本盤,就算是科學背景出身,也能和文學沾上邊。自然書寫的本質就是跨領域,例如一名科學家除了專業知識,只要他有業餘的閱讀能力和寫作野心,就可以攻占文學的位置。

現在是跨領域書寫最好的時代,因為有許多非傳統獎項正在市場發生,例如Matters的在場非虛構。臺灣在三一八(學運)後這十年處於萎縮的狀態,如今已看不到年輕人對社會公共議題的渴望。大師失靈的年代,文學的轉型複雜且幽微,但只要有心,依然有可能性。小瑞總編說,文學的衰亡,對社會精神不利,人社領域也同時跟著萎縮。而文學最大的專業,在於它是一個什麼東西都可以承裝的容器;文學家是這個社會最敏感的生物,能夠sense到社會動能在哪裡。一位好的作者可以在寫作中成為專家,這也是寫作者的終極價值。

■ 盛浩偉(臺大臺文所優秀學生代表)

浩偉學長說,臺文所或文學圈講非虛構會直接想到「文史轉譯」。在學院有資源去做採訪或田野,但多數人還是面對史料和既有的研究,試圖找到縫隙或可施力的點,把想像力和寫作的維度撐開,讓一般讀者大眾(其實是想像中的理想讀者)閱讀。要做文史轉譯行銷,首先要想想TA是誰——學長公布答案:是原本就會讀台文書的人。依浩偉學長的經驗來說,寫作者務必要和有經驗的出版社密切合作,出版社也必須主動和內容生產者討論策略;先抓住真正存在的那個核心TA,再見機往外擴。其次,創作者喜歡跨領域,但是對行銷來說有個硬傷,就是「分類」的問題。提報新書、通路選書時,只能有一個類別,浩偉學長想到一個辦法,就是給跨領域一個新的類別,就像非虛構被放到一個類型,用類型來吸引外圍讀者認識一本書。

《終戰那一天》賣得好,是天時地利人和;大部分通路不太愛作者群的書,但如果用一個「品牌」的名字,例如「歷史柑仔店」,在品牌人設下集體分工,在市場也較有能見度。學長的心得是:寫作者要聽得進意見,並且願意修改,有信賴的人幫忙,像是出版社或系所師友。想完成一部好作品,其實不是作家一個人的事。

■ 提問時間

.文史轉譯先看核心,那麼大眾小說還成立嗎?

.如何調和編輯和作家的關係

.如何開口訪談?《報導者》在網站和出版上有何不同?

.戲劇系邊邊舉手:透過文字之外的媒介(例如影視)參與的可能

【ROUND 2】 市場是被創造出來的

■ 李志德(自由亞洲電台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主任)

「某知名雜誌總編花大錢挖來榮獲新聞獎的某記者,三個月後,總編輯感慨地對友人說,我應該去挖幫他改稿的編輯⋯⋯」在這則讀者文摘式的笑話中,志德主任就是那位友人。

 編輯是對接商品和創作之間的關鍵,把握產品的規格、特性和設定對象,從這個視角去告訴作者,文本需要長成什麼樣子。至於「大眾」,志德主任說那是一個流動的、不確定的概念,是回應這個時代所需求的東西。寫作動機很多時候是來自「爭奪話語權」,這也與轉譯有關係。在台灣,有太多特定知識掌握在特定人士手上,如果不從知識的根源進去,就無法與之爭奪話語權。過去兩年,軍事、國防的話語權正在快速丟失,卻有專書賣到三萬本,這就是那段時間所謂的「大眾」。(浩偉學長插播:對TA的想像不要只是單純想到大眾,應該對讀者的年齡層、閱讀類型有更清晰的想像。)

回頭思考臺文所的角色,志德主任說他傾向用媒合平台和孵化器的概念去看未來。學生直接輸出到發表平台,直接進入市場,與出版社對接,讓好的作品被看到。這個平台就像一個寫作計畫,當計畫成為一個好的循環,可以解決以下幾個問題:一、學生可以得到最好的寫作訓練;二、學生田野或採訪時可以系所名義進行。要成為一個孵化好作品的平台,條件是有公共資金、好的學生、好的業師或教師,三個條件匯集在此,然後就是將產出的作品直接送到好的媒體機構或平台被看見。

■ 李雪莉(報導者營運長兼總主筆)

雪莉營運長分享帶台大新聞系學生採訪的經驗。兩組學生後來去報TVBS永續新聞獎,得獎發言讓她很感動:一、原來我們可以做出跟業界記者一樣的內容;二、原來新聞工作可以是一個有尊嚴的工作。學生怕被洗臉、怕被拒絕、怕別人的回應讓自己被看低,老師可以協助學生思考主題,腳踏實地把周邊事情好好寫出來,拍出來。學生怕走歪路浪費時間,但走過的路都是一種積累,哪怕是岔路折返也沒有關係。

有記者經驗的編輯,能知道記者的問題在哪裡,除了改錯字、下標題,還能幫助記者找到重點。有編輯經驗的記者,能後設思考問題,知道自己要面對哪種讀者。寫作者到現場切記要拍照、錄音,整合文字與影像、聲音,事後可以幫助回想細節。雪莉營運長提到《報導者》八年出版十四本書。一開始是有深度的文字書,儘管網路刊登過,成書時的敘事結構會更完整。出書也要及時,一旦文章從網路下架,只有書能留下故事。調查報導漫畫轉譯需要與漫畫家溝通,不只編輯給意見,PM也會給意見,因為要考慮的點很多,整體來說需要更精細的籌備分工。除了文字、漫畫,還有podcast、紀錄片,用不同形式接觸更多受眾。

(碩斌老師回應戲劇系同學,說不要玩影視是指電影和電視劇集,但是從文字出發,轉向聲音、插畫、漫畫,都是應該要做且一定要做的。)

(志德主任問,是否有可能在學校體制內把作品賣出去?碩斌老師回答可以,也應該要努力推動。)

■ 莊瑞玲(春山出版社總編輯)

有些題目在實務上就是無法獨立完成,例如關於社子島為何有那麼多陰廟,一定要有在地且了解的人協力書寫。目前團體協力的模式是分小組,掛主要作者的是各組組長,下面還有第二層作者,甚至是隱形作者。團體協作是可以鍛鍊的,取決於小組leader和出版社在問題意識上的不斷討論;和素人合作,大綱更是要夠精細。最終銷售量或許只有一千本,但那也表示影響了一千人,在過程中更能培養出具有作者意識的人,他們會是下一階段的作家。出書後遇到書評、意見,對自己使用的語言會有敏感的理解,越來越知道身為作者的位置在哪裡。小瑞總編認為,在書寫各種主題上都有作者,這件事比銷售還重要。

本所博班學長蔡易澄最近出書,小瑞總編說,這是近年她遇到非常能接受編輯建議的作者,而且總是能端出比編輯建議更厲害的作品。《福島漂流記》十篇中有兩篇被編輯退稿,易澄學長乾脆寫兩篇新的,是少見的勇於捨棄的作者。小瑞總編很看好二十世代的寫作者,沒有玻璃心,也沒有不恰當的野心。願意接受建議,思考為何別人會質疑,這樣的作者才能在原來的基礎上寫得更好。小瑞總編輯重申,合集未必不好,只需要嚴謹的大綱和寫作,就有機會看到作家的誕生。台灣還有很多題材待寫,沒有冷門與否,只有原創的力量。市場是被創造出來的。

■ 盛浩偉(臺大臺文所優秀學生代表)

浩偉學長先回頭談TA。他說跨領域的結果未必是聯集,有可能是交集,讀者群反而變小;所以要先知道核心,再從核心擴散出去。文學需要專心閱讀,滲透力較慢,對話對象也許是一小撮人,但大家願意專心閱讀。從市場來看,所謂「大眾」文學,大眾閱讀是因為需要(例如樂子),作者設身處地去理解,這點很重要。

廣義來說,劇本也是一種文學,臺文所可以對劇本的非虛構創作,提供協助。好劇本成就一齣好看的劇,進一步吸引受眾深入熟悉文學歷史議題。浩偉學長分享他正在寫的歷史小說:如何虛構情節但是合理,除了細部考證,還要用想像補足空洞,在合理性最高的前提下書寫。非虛構寫作用採訪田調的方式,值得嘗試。因為有空白罅隙,才有用小說詮釋的機會。浩偉學長在寫人物時看會他的出生年代、社會階級、地緣關係,用此推論其可能的面貌,這個撇步放在創作非虛構時相當有幫助。最後,學長認為文學視野的立場有兩個優勢:敘事和隱喻。敘事能夠引人入勝,隱喻更是創作時的利器。

■ 碩斌老師總結

從志德主任談謀略角度和資金引進、雪莉營運長談市場、小瑞總編輯談書和市場的關係,到浩偉學長談文學性,像是串謀好了一樣,回應本計畫主題——文學要拿什麼武器出去打仗,而不是顧影自憐地看著即將消失的世界。文學和社會議題要有echo,並走在社會議題前面。老師很認真地說,臺灣社會一定會有劇烈的變化,週休三日即將來臨,創造出的市場對文學前景一定有幫助,而且會超越金錢的價值。

■ 提問時間

  • 封面設計、漫畫、插畫、排版是四個不同的視覺產製環節,如何看待視覺在文學行銷層面的運作?書的視覺是如何被產製出來?怎麼樣算有「文學感」?
  • 二十世代有什麼特質優點可以發揮?你們是怎麼觀察我們的?

【尾聲:給臺文眾生的一句話】

盛浩偉:作者除了渴望作品得到反饋(例如金典獎),其實也想知道作品如何被討論。

莊瑞玲:最近發現有劇場的人來參加活動,表示有其他媒介想從出版業尋找題材。至於書封面如何傳達文學感,要看是否有臺灣性的隱喻,而非日本和西方的影子。六十世代的臺灣美學,在二十世代身上重新看到。美學脈絡長出新的臺灣性,讓人振奮與期待。

李莉雪:年輕世代關注身心靈、臺灣歷史定位、世界局勢,寫作者往往是在面對自己,解決自己的困境。新的世代願意從自己的領域跳出來,共享、分享以及關注公共領域,這是一種好的特質。

李志德:二十世代究竟關注什麼?移工、環境、勞工、原住民土地正義先不要寫,其他議題就會跑出來了,例如網路約砲。自殺者遺族。至於新聞系學生有社恐是怎麼來的,有可能是戲劇裡的記者形象,造成年輕一代因錯誤理解導致社恐。切記角色、情節的精神和氣質都由細節決定,細節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三小時演講,無人離場。碩斌老師除了向四位講者致謝,也告訴同學們:抱著對文學的熱情進入臺文所,但是學術論文絕對不是表達熱情的唯一方式。這番話讓全場鼓掌長達八秒,大合照之後,還有人三三兩兩留下討論,看來是依依不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