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題:蒐藏自然:臺北帝大時期自然史研究藏品選粹
展期:2022年11月02日-2023年10月02日
地點:臺大校史館川流廳

參觀時間:2022年12月02日(五)中午12:30-13:40
導覽人:胡哲明(臺大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植物標本館館長、臺大博物館群副總館長、本展覽策展人)

撰稿人:施靜沂(臺大臺文所博士生)

此次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胡哲明教授策劃的「蒐.藏自然:臺北帝大時期自然史研究藏品選粹」,共邀集臺大校內的動物、植物、地質、昆蟲標本館及校史館五個跟自然史有關的成員館參展。開宗明義胡教授提到,盼能藉由此次機會重製展品,並稍稍回顧自然史的主題。

自然史自大航海時代開始風行,起初台灣只是過境的採集地

自然史的英文是Nature History,臺灣以往翻譯成博物學;相較於博物館學還包括人文、社會、工藝品,自然史則以蒐藏動、植物標本為主。在美國芝加哥或紐約自然史博物館等地,人類學被放在自然史的脈絡下,但其他地方不一定如此。

歐洲的自然史研究大約從大航海時代開始熱門起來,博物館最早的原型──好奇箱就是把各種東西從世界各個角落拉進來,儲存在一定空間裡面。在臺灣,從原住民居住的時代就開始對自然萬物有所觀察了解,但要到差不多19世紀初期才開始留下動、植物標本。對19世紀世界各地的採集者來說,臺灣經常只是過境之地,頂多停留數日;1895年之前採集的臺灣動、植物標本,多留存於大英博物館,但也有少數魚類標本留存於美國。

臺北帝大的設立,最初的講座與分科概況

日治時代以後,因為日本要經營臺灣,所以開始派人調查。最早的調查出於東京、京都兩所大學,且早期採集的標本多帶回日本,直到1928年臺北帝大成立後才明顯轉變。大學成立以前,臺灣總督府也有成立博物館,不過當時的蒐藏非常基礎,也因遭遇祝融而使蒐集的藏品被燒毀。到了臺北帝大時期,標本館跟博物館的藏品大量遞增,主要以理學式、生物學研究為採集目的,迥異於總督府的學者為了自然資源利用而採集的目的。

臺北帝大成立之初,分成文政學部和與自然史關係密切的理農學部。起初設立多個講座,之後設立學科,並在學科下設有講座。最初動物第一講座為平坂恭介,第二講座是專攻動物生理學的青木文一郎;植物學第一講座是專攻植物分類的工藤祐舜;昆蟲學第一講座為素木得一,地質學則是早坂一郎。

這些講座設立後,新建築跟著拔地而起;前述講座除工藤早逝外,多延續到最後,詳情參見展覽中的年表。1943年理農分家,分為理學部、農學部。但因處於戰時,分家後無太多產出。

在成立最初的1931年至1943年間,臺北帝大約600名畢業生中,文政、理農各占一半,以農藝、農學為多數,和生物、地質相關者僅28人;不過,七成的學士論文題目留存至今,之中不乏以英文、德文寫成,長達兩、三百頁的驚人之作。展品中包含臺北帝大第一位博士牧高之的畢業證書,他專攻昆蟲學研究,回日本後也成為著名昆蟲學者。另一件展品則是首位臺籍博士徐慶鐘的博論,他專攻作物栽培有關的題目。此外還有不少早期照片。從一張1931年時的圖書館照片可見,當時的總圖還沒有兩側的建築。

藉此,胡教授也拉出台北高等農林學校與臺北帝大的關係。事實上,農林學校成立並搬遷至公館,便是為了要訓練農業人才和成立臺北帝大。立校之際最早的房舍包括:當今的行政大樓(帝大成立後為理農學部教室),現今小小福理髮部前面的灰綠色建築,這些都需好好保存,因為當時的老建築所剩無幾。

校史館與昆蟲館的展出物件

此次特展的每個展區,大致分成:建築、主要人物、相對應的標本和師生發表文章、書籍等幾個小區塊。此次校史館展出的物件許多是退休老師的老師們使用的儀器,包括:用於追蹤太陽方向、測量一定時間內接觸光度的定日儀(鏡),還有皮尺、酒精濃度測量計和伏特計等等。

中間講桌有件展品是早期使用的真空充氣機,是做植物組織切片時,要將植物組織放在蠟裡面;為移除組織裡的氣泡,就需進行抽真空;為了怕蠟凝固,要把蠟加熱。這樣的機器到了現在使用的是同樣原理,現代化的版本。

昆蟲標本館方面,除了本身是臺大僅存之少數當時的建築,還有重要人物素木得一。素木1917年左右開始在總督府工作,強項是蚱蜢和蝗蟲,多數計畫和著作與害蟲有關。帝大成立後,他同時在帝大和總督府農業試驗場工作,所以要求將臺北帝大和農試場的兩棟建築放在一起。後者現今為臺科大校產,這是兩個單位戰後由不同單位接收所致。不過,素木在二戰結束前就退休了,接續的一色周知主要專攻鱗翅目的蝴蝶和蛾等等。另一位接續的小泉清明則研究瘧疾,之後擔任熱帶醫學研究所所長,更是往後海南島調查團的重要人物之一。

此次特展包括上述幾位講座的蒐藏,其中有件蝴蝶畫作為素木之子素木洋一的畫作複製件。另由於昆蟲標本的體積相當小,標籤都直接插在標本下面,需用放大鏡去看,這是迥異於動、植物標本的地方。另外,昆蟲標本館也大方出借古老的採集工具作為展品。

植物館的展出物件與標本的故事

來到植物標本館時,胡教授介紹,展區中間的一張照片是日治時期唯一一次的自然史展覽,展出時間是在1935年始政40年。這裡最重要的人物是工藤祐舜,這位從北海道大學挖角過來的講座是平坂恭介的好友;工藤起初受到頗多質疑,因為他過往的研究以北樺太的植物為主。來臺灣後卻因工作過勞,在三年半後就過世了。之後延宕了一段時間,才找到助教授山本由松,以及他過去的助手正宗嚴敬後來升任正教授,變成第一講座。

至於鈴木重良在高林農民學校時就應聘;帝大成立後,農林學校成為技術性的農林專門部,鈴木一直留在裡面工作,他的採集量最大,共留存兩萬多份標本。另一位細川隆英則是帝大第二屆畢業生,專攻植物。他從助手一直當到講師,最後在九州大學當教授到退休。

此區展品包括:理學部植物學教室的概況和幾位師生的採集結果。值得一提的是兩件大野牡丹的展品採自同日同地。一者為鹿野忠雄所採,一者細川隆英所採。胡教授提到,一開始不覺得兩件標本有任何關聯,經爬梳資料才發現,細川和鹿野本是高中的學長學弟,因鹿野被留級一年,所以和跳遠高手細川一起畢業。當時兩個人的確一同前往蘭嶼採集植物標本。

另一件又大又長的甘蔗浸液標本也是經由文獻爬梳才推論出箇中故事。這份標本採自昭和十三年臺南塩水港的糖廠附近,但無標示採集人。經文獻整理得知,當時山本由松和鈴木重良接了植物調查計畫並和糖廠合作。其中一位臺南糖廠的技師森谷憲捐了不少標本,在1935、1936年的確捐了一系列標本,故有合理理由推論出,他是這份標本的採集者。

地質標本館的展出物件及日本、德國的老牌標本公司

地質研究主要分為:礦物和化石。地質標本館為坐落於系館旁的小棟建築。本來是倉庫,後來為展示室。第一講座為早坂一郎。早坂帶領的多位學者後來都頗有成就。至今地質標本館仍在整治中,此次展出物件包括:八十多年前購買、島津株式會社製作的教學標本,還有德國標本公司製作的標本。前者為相當著名的科學標本、儀器公司,是當時日本為了習得西方科學作法而成立。

另外,也有來自滿州國的標本──一塊石頭,代表當時臺北帝大的任務包括:被派到當時日本屬地滿州國、海南島等地。另外還有早坂一郎和學生採集的貝類化石;比較特別的是,貝類雖然是動物,但因許多貝類要看貝殼上的紋路,所以放在地質學的領域。

唯一一次以全校名義組成的海南島調查團及今後博物館的多元發展

最後,胡教授也介紹了唯一一次用全校名義組成的海南島調查團。過去的調查團以個人或參與別人的調查為主;在海南島熱之下,當時希望進行全面性的調查,包括:醫學、人文和經濟等等,但後來受限於種種因素,以理農學科為骨幹,並分為1940年、1942年兩次。第一回分成:生物學、農學和地質學三個班。但像是體質人類學學者金關丈夫沒能自成一班,就放在農學班。還有幾位人類學家也在農學班。這三個班前往的調查地點不同,有些去森林,有些到部落。展覽中也整理了調查後發表的文章,採集的標本也帶回臺北帝大貯存。只不過到了戰後,即使標本都在,但學者都回到日本,很多標本到現在都還沒整理。目前植物方面有碩士生在進行相關工作,希望有朝一日能順利完成。

在導覽最後一區,不僅包括:從2012年開始的數位典藏計畫,資料庫的維護,還有藝術家如何利用標本剪輯成數位影像,轉化為自己的藝術作品。現在進行式以及未來值得努力的工作包括:重建生物學家的生命史,深入淺出地向社會大眾介紹自己的研究,進行標本製作的教學等;無論小雞立肢標本、植物標本等等,對於高中生物教師或博物館從業人員來說,都是相當實用的研習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