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馬翊航(知名作家)
主持:張俐璇(臺大臺文所副教授)
時間:2021年05月25日(二)下午14:00-16:00
地點:臺灣文學基地(改為視訊舉行)

撰稿人:江炫霖(臺大臺文所碩士生)

近期疫情嚴峻,原先將舉辦於台灣文學基地的講座「台灣文學的幾種『現場』——談編務與展示」,所幸如期地舉行於線上。受所上俐璇老師邀請的馬翊航老師也表示,雖然同學們不能到現場觀賞與這場演講相關的展覽「二十歲,你好:作家的青年足跡」,無法直接透過身體感覺,包括視、聽、觸覺以及空間感,去體驗展覽現場,有些可惜;但是能和同學以不同的形式見面,加上線上的即時回饋效果,也是很珍貴的經驗。

馬翊航老師首先舉「二十歲,你好」以及其他展覽為例,分享一場文學展覽是如何從構思到實踐,而過程當中又會碰上哪些待解決的現實問題。再從展覽「現場」中的展品選取,談到敘事呈現,如何把文學史裡的素材以最適當的方式傳遞給大眾。

像是「二十歲,你好」展覽初期的構想就必須先經過限縮與聚焦,經過討論後,他們選定台灣新文學一百年之間每二十年的斷代中,恰巧二十歲的青年作家與他們的作品作為主題。包括1920年的吳濁流和他移動於火車站間的經驗,1940年代的常於咖啡廳與張文環碰面的陳千武,或是1960年代學院內、外的白先勇、王禎和、楊青矗等等。實踐的困難則是台灣文學基地的空間與展品之間是否相配,或是敘事呈現的多寡深淺都是重要的考量。同時,馬翊航老師也舉了「小封神藏寶圖」、「懶雲診療室」、「南國漫讀節」等等,他實際參觀或是參與的展覽經驗來分享,並且表示展覽除了提供知識之外,重要的是它還能建立情感連結。

接著,馬翊航老師也談及他於《幼獅文藝》擔任編輯時所要處理的雜誌「現場」。他認為台文所的訓練足以讓我們順利承擔編輯、出版的工作,甚至能使內容更具深度。不過,擔任編輯時,仍然有一些不同於以往收集資料的方法與經驗,例如採訪以及去到平常不太會接觸的地方實際走訪,如此一來才能製作出一份更具現實感、現場感的雜誌。

同時,馬翊航老師也帶領同學們思考,如何將展覽與雜誌的規劃方法拿來相互參照並加以精進。像是,若以規劃展覽的方式來想像雜誌的話,可以增加雜誌閱讀時的「動線」設計,也並非一定要依照頁數的順序;或是如果用規劃雜誌的方式來想像展覽的話,則能夠增加展覽的邏輯、節奏性,並深化主題論述等等。

最後,由於本講座同樣是「讀台文所的人」系列講座之一,因此馬翊航老師也扣回其主旨。他試圖告訴我們,他發現讀台文所的人的特色,正是在於理解「在地」本身;而且我們所閱讀和使用的材料,都與我們所身處的時空高度重疊;只要是與台灣、文學兩者相關的東西,我們都能上手。

演講結束後的提問時間,因為俐璇老師有關創作與研究之間相似性的提問,使馬翊航老師,再為大家補充了《百年降生》與《終戰的那一天》的寫作經驗,提供給同學們不少實用的書寫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