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陳奕翔(影像工作者)
主持:謝欣芩(臺大臺文所副教授)
時間:2024年04月02日(二)上午10:20-12:20
地點:博雅教學館406教室

撰稿人:邱芷琦(臺大臺文所碩士生)

本次講座邀請影像工作者陳奕翔老師,以「日常風景」為題,帶領學生們一同探索攝影技術的奧妙。

本講座與〈閱讀攝影〉為系列演講,因此,奕翔老師在上週演講後,便請同學準備平常會使用的攝影工具,在他一邊演講時一邊嘗試操作。同時,上週演講是以「觀看者」的角度去討論攝影的影像解讀,而這週便是以「操作者」的技術層面角度來思考「該怎麼拍,才會傳達出我想要的訊息」。

首先,演講一開始,奕翔老師便點出了攝影常有的迷思並要同學思考:「像素越高越好」、「鏡頭越多越好」,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高像素、多鏡頭=高畫質」的認知是有問題的,因為畫質的關鍵在於「感光元件」,感光元件將鏡頭投射的光信號轉為電子信號。手機和相機因為本身的機體大小不同,也會有不同規格的感光元件,導致不同的拍攝結果。然而,因為觀看拍攝結果的設備不同,會使得我們對照片產生錯誤的認知。例如手機的感光元件較小,但手機螢幕小、解析度高,所以經常會誤以為手機上拍攝的照片比部分攝影機所拍攝的照片還要清晰,但將手機上的照片傳輸至電腦後卻又會覺得手機拍攝的照片畫質較差、不甚滿意。

再來,奕翔老師帶同學了解鏡頭焦距的差異。在手機上常用的是0.5、1和2倍的鏡頭,分別對於拍攝對象產生不同的效果。老師指出儘管是用1倍的原鏡頭,但還是無法真實捕捉眼前物體的樣態,這是因為手機鏡頭本身就有廣角效果,導致物體產生些微的變形而失真。與此同時,使用兩倍等放大的效果其實是讓拍攝的物體之間的距離變近、縮小物體之間大小的差距,讓人感覺畫面中的東西比較密集,其實也比較接近我們眼睛真實看到的狀態。最後,0.5這樣的廣角、縮小的鏡頭,其實會有誇張化的效果,雖然能容納的物體比較多,但容易變形、物體之間的大小差距也會拉大,較能凸顯出邊緣與中心。

綜合上述,奕翔老師指出現代人最常使用的拍照工具——「手機」的先天體質有兩個需要注意的缺點:第一個是「不夠大的感光元件」,因此會使得手機對拍攝時光線的品質與亮度要求更高,同時在光線不足時照片的噪點便會很多,再來便是成像的尺寸會有限制;第二個缺點是「廣角為核心的鏡頭」,因此手機所拍攝的照片景深會較不明顯,焦段的選擇也比較少,同時數位的變焦方式也會減損照片畫質。

若要解決這些缺點,奕翔老師便建議同學盡量不要使用手指去「放大(zoom in)」拍攝的物體,而是透過拍攝者自行走動尋找更好的光線與角度的方式,來判斷更合適的鏡頭。

然而,奕翔老師點出手機拍攝的問題,並不是要說手機拍攝出的照片不好、不是一個好的拍攝工具。老師認為手機最大的優勢,便是當拍攝者用手機在拍人時,被攝者比較不會表現尷尬,而是可以更自然的應對鏡頭,顯現手機是比較友善的拍照工具,所以同學們更應該要學習專業的攝影知識來了解該如何善用手邊的工具。

除此之外,手機拍照的普及也使得現今大多數的照片都是直幅照片,也使得大家停止思考「直幅」與「橫幅」之間的效果差異。奕翔老師給大家看了透過橫幅和直幅所拍攝的同一個場景,會發現橫幅的照片會讓觀看者將注意力放在左右、感受到場景的廣大與寬闊,然而直幅的照片則是讓觀看者發現物體之間前後大小的比例差異與物體之間的遠近。

經過了老師對於攝影工具與技術的解說,奕翔老師便請同學分組進行拍攝練習:以自己手邊的拍攝工具,嘗試在不同光線、不同焦段下可以拍攝出什麼樣的效果?同學們需要依照拍攝對象的風格與特色,選擇最能夠展現對方的形式。在拍攝過後再分組介紹自己的拍攝結果,將「操作」與「觀看」結合進行影像分析。

可以發現同學們其實都還是很保守的,不敢使用太大膽的場景、光線或是拍攝視角。因此奕翔老師提醒大家:「構圖是一連串選擇的結果,並沒有標準答案,請勇於打破規則。」在攝影的過程中,拍攝者必須要清楚知道想要表現什麼?要選擇什麼方式?並作出各種大大小小的選擇。除非是拍風景,不然拍照的時候需要不斷地和被攝者交流、接近、尋求對話的方式,因為透過照片可以看出攝影師與被攝者之間的熟悉度。如果攝影師與被攝者之間互動越好、越多,就能拍得越好看、越自然。

最後,奕翔老師為這次系列演講坐下總結,鼓勵大家多去嘗試不同的拍攝方式與技巧,並不要停止思考自己的選擇與所見的事物。在這個以影像為主軸的時代,我們都需要去思考該如何以影像說故事、如何思考影像帶來的影響與效果。拍攝技術的好與不好並非重點,「如何拍?」、「拍什麼?」的意識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