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邱貴芬(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講座教授)
主持:蘇碩斌(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與談:林巾力(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教授)
時間:2023年10月21日(六)下午14:00-16:00
地點:臺大臺文所324教室
合辦:台灣人文學社、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

撰稿人:林裘雅(臺大臺文所碩士生)

1990年代的臺灣文學研究者,忙著挖掘長年被忽視和隱藏的文學文本,建立經典,使學科體制化,促使臺灣主體在21世紀得以逐漸確立。然而,就全球角度觀之,當前能辨識與肯認「臺灣」或「臺灣文學」者仍少,不僅如此,新媒體與表現形式正影響文學作為文化載體的主要地位,文學研究也漸有文化研究化之傾向。面對重重挑戰,在這個世紀,「文學」代表什麼?「文學研究」的核心是什麼?「臺灣文學」又怎麼宣示自己存在?如何才能走出臺灣,與世界各地的讀者相遇,被認可與接受?

2023年初,邱貴芬教授以《臺灣文學的世界之路》一書,做為自己三十五年研究生涯的畢業之作。1990年代起即深耕臺灣文學、文化研究的邱貴芬教授,始終不忘自己對人文學門的重視,與「弱勢發聲」的核心關懷,此書即是邱教授近年解決前述問題之研究成果。本次講座,邱教授將概述其觀察到21世紀以來,臺灣研究社群在國際學界上的境況,和「世界文學」理論視角能怎麼拓展臺灣文學、人文學及臺灣學研究學門之發展,以描繪出臺灣文學可能的來世(afterlife)。

邱貴芬教授提及,目前國際研究社群中,研究臺灣文學的理論方法有三。一為中國學者群自1980年代從「臺港文學」、「臺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等理論,發展至1993年,提出「世界華文文學」(world literature in Chinese)理論。儘管該領域研究者尚對「世界華文文學」是否囊括中國大陸文學仍有不同意見,但此領域研究者共同目的,皆為挑戰中國國內文學研究忽視國外華文書寫的現象,並看見各國華人在他國治理下,仍試圖保存族群文化記憶的努力(註一),強調華文書寫中的「中華性」與「在地性」。二則為2007年由學者史書美提出的「華語語系文學」(Sinophone literature)(註二)。邱教授在書中引述學者史書美《反離散:華語語系研究論》定位之「華語語系文學」研究對象,為「『中國境內內部殖民地』(例如:西藏)、定居殖民地(例如:臺灣),以及中國移民到各地後形成的華語語系社群(例如:北美華裔作家的創作)」(註三)。此理論將中國文化視為需要對抗的「中心」,並認為漢語是強勢語言,強調書寫中的混雜、多語,及體現之複雜社會文化結構。第三,相較前兩者著眼於華語書寫和認同,「世界文學」主要的研究範疇為以英文為主要共通語言的文學空間。學者David Damrosch認為,世界文學研究方法應著眼於 “World that Travels”,也就是文學「如何旅行」,即文學透過何種機制與協商策略才能介入世界文學,再流通、旅行至異文化得到新生命。

註一:邱貴芬,《臺灣文學的世界之路》(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政大出版社,2023),頁65-66。
註二:王德威認為「華語語系」一詞雖早在1990年代初即由陳蕙樺(陳鵬翔)提出,將其做為中文文學通稱,但邱貴芬教授指出,該詞要到2007年學者史書美出版Visually and Identity: Sinophone Articulations across the Pacific一書後,才真正被系統性發展成理論與研究方法,並在國際學界發揮影響力。邱貴芬,《臺灣文學的世界之路》,頁70。
註三:邱貴芬,《臺灣文學的世界之路》,頁68。

「世界文學」在1950年代由美國中西部大學發展成一套文學研究方法,以英文譯本為主要研究對象,在21世紀全球化與後學思潮影響下,漸受美國學界重視。邱貴芬教授回應其他學者對於將臺灣文學置於「世界文學」理論框架下研究的疑惑:若「世界文學」空間以歐美文學界為中心,則以此框架為研究方法,似乎就得接受該場域的英文霸權?邱教授認為,無論任何理論框架都需界定研究範疇,界定涉及選擇,選擇則無可避免的產生位階順序。仔細判讀每個理論的框架產生的「語言霸權」與「認可機制」,並思考書寫方法與認可機制在協商、交鋒後產生什麼樣的效果,是她認為可以解決前述提問的方法之一(註四)。

註四:一個可以舉以反思的案例是張愛玲。華文小說界具有相當地位的她,遷居美國後使用英文寫了六本小說,卻都無法在歐美文學界得到關注。學者Julia Lovell 認為這樣的的現象值得觀察。邱貴芬,《臺灣文學的世界之路》,頁121。

延續上述問題,邱貴芬教授進一步談論「世界文學」理論框架中,非英美文學書寫如何應對「語言霸權」和「認可機制」之困境。學者Pascale Casanova在「世界文學」理論框架下提出「小文學」(small literature)概念,認為世界文學空間(world literature space)是一個不對等的文學空間結構,某類文學若具語言優勢、擁有悠久傳統、大量作品與譯本,即能擁有越多文學資本。相較之下「貧瘠」(literary destitution)、「落後」(backwardness)、「遙遠」(remoteness)、「不被看見」(invisibility)者則稱為「小文學」。「小文學」要通過策略性的翻譯、文學獎,及學院期刊、教學之傳播等種種認可機制,才有機會在世界文學空間中被看見。

就邱貴芬教授的觀察,過去雖然早有許多學者投入臺灣文學翻譯,且品質相當好,但未能有系統的串聯起來。每個國家的臺灣文學外譯狀況不同,但都有一個共通點,是相當程度受到美國譯本影響,這點也很值得關注。此外,邱教授認為,世界各地華文文學獎也是重要的觀察對象,在「世界文學」研究框架下,可以重新將中國文學納回臺灣文學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在21世紀全球化、網路化的情況下,學者Henry Jenkins在2003年後發展(註五),強調多平臺、多媒介,及著重使用者參與敘事的「跨媒介敘事」(transmedia storytelling)研究方法,可窺見文學來世(afterlife)的種種模樣。邱教授在《臺灣文學的世界之路》一書舉出多項案例,如吳明益著作在全球讀者數位平臺Goodreads.com上的迴響,英文版維基百科上臺灣作家詞條編纂情形,或風車詩社歷史被改編為《日曜日式散步者》紀錄片,以及進一步的策展、出版成冊等。透過這些例子,邱教授向讀者展示如何以「世界文學」理論框架進行精闢且具洞見的論述。

註五:邱貴芬教授所使用的「跨媒介敘事」有其界定方法:「『跨媒介敘事』這個詞雖然早在1990年代初期就出現(Voigts 2017, Freeman and Gambarato 2019),且早在那之前即有許多相近的詞彙──如cross-media、hybrid media、multiple platforms、 transmedia worlds等等(Scolari and Ibrus 2014),但一般咸以Henry Jenkins於2003年之後的一系列相關文章為理論基礎依據,強調多個平臺、串聯新舊媒介、重視使用者參與共述故事的科技時代故事繁衍傳播模式(Jenkins 2003, 2006, 2009)。邱貴芬,《臺灣文學的世界之路》,頁152。

臺灣文學館林巾力館長延續邱貴芬教授講題,提出前述「世界文學」研究方法,與臺灣文學館近年來的工作相呼應之處。臺文館近年致力於翻譯、推廣臺灣文學及相關學術著作,媒合各國家單位與作家進行文學交流,與培育、獎助翻譯人才,以將臺灣文學推送給全世界各地。林館長認為,未來或許還可以朝向臺灣主辦之國際文學、翻譯,或以臺灣價值為中心開展之獎項為發展方向,也在此招攬語言和臺灣文學研究人才。

本次演講,聽眾提問相當踴躍,分別就理論詞彙翻譯,文學文類翻譯比例和接受度,1990年代何以學者投入臺灣文學研究之歷史背景,以及臺灣文學隨時間變遷,世界感是否改變?如何改變?等相關議題,分別向邱貴芬教授、蘇碩斌處長與林巾力館長提問,開展許多值得研究的議題與觀點。邱貴芬教授透過「世界文學」理論視角思索臺灣文學,讓一再受世界洪流翻攪後,仍戮力奮起的臺灣文學,擁有源源不絕的動力,航向文學的來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