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貴芬教授提及,目前國際研究社群中,研究臺灣文學的理論方法有三。一為中國學者群自1980年代從「臺港文學」、「臺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等理論,發展至1993年,提出「世界華文文學」(world literature in Chinese)理論。儘管該領域研究者尚對「世界華文文學」是否囊括中國大陸文學仍有不同意見,但此領域研究者共同目的,皆為挑戰中國國內文學研究忽視國外華文書寫的現象,並看見各國華人在他國治理下,仍試圖保存族群文化記憶的努力(註一),強調華文書寫中的「中華性」與「在地性」。二則為2007年由學者史書美提出的「華語語系文學」(Sinophone literature)(註二)。邱教授在書中引述學者史書美《反離散:華語語系研究論》定位之「華語語系文學」研究對象,為「『中國境內內部殖民地』(例如:西藏)、定居殖民地(例如:臺灣),以及中國移民到各地後形成的華語語系社群(例如:北美華裔作家的創作)」(註三)。此理論將中國文化視為需要對抗的「中心」,並認為漢語是強勢語言,強調書寫中的混雜、多語,及體現之複雜社會文化結構。第三,相較前兩者著眼於華語書寫和認同,「世界文學」主要的研究範疇為以英文為主要共通語言的文學空間。學者David Damrosch認為,世界文學研究方法應著眼於 “World that Travels”,也就是文學「如何旅行」,即文學透過何種機制與協商策略才能介入世界文學,再流通、旅行至異文化得到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