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蘇碩斌(臺大臺文所教授)
主持:楊雅儒(臺大臺文所助理教授)
時間:2023年09月11日(一)下午13:40-15:40
地點:臺大臺文所324教室

撰稿人:陳泠樺(臺大臺文所碩士生)

用文學寫歷史——關於非虛構與文學的關係

非虛構寫作究竟是什麼?身為文學研究者,必然將「文學是虛構的」奉為真理,那麽「非虛構寫作」又為何如此重要?本所蘇碩斌老師今日的演講:「歷史的歧路——非虛構與小說的邊界」,以《終戰那一天》為基底,向大家說明非虛構寫作究竟如何被發明、被使用,以及書寫非虛構的重要意義,與台灣歷史的相互作用,以上主題進行探討。

非虛構一詞的定義

非虛構寫作,顧名思義,是以文學的敘事技巧,去處理真實的歷史材料,企圖傳達關於現實世界資訊的文件,而非建立在想像力的基礎去寫作。「事實」以文學的形式,講故事的一種概念,這又稱作「創造性非虛構」,關鍵則在realities。避免同學混淆,蘇碩斌老師將非虛構寫作的「親戚」們全部介紹一遍,如報導文學、新新聞文學的起源,以及歷史小說的真實性多高,句細彌遺的說明非虛構寫作的獨特性,如何在其他名稱相似的文類中脫穎而出。報導文學寫作的手法,應用於新聞報導中,重視對話、場景、心裡描寫,大量的刻畫細節,新新聞主義對新聞的虛構情境,更是觸犯到傳統主流新聞學界的「新聞真實」之倫理守則。雖然新新聞後於腰斬,但這種寫作手法,在1980年代後開始被大幅關注,美國大學也開啟創作性寫作的課程。台灣報導文學也有淵遠的歷史,從楊逵到陳映真,以及許多報導文學獎項的成立,似乎證明報導文學之餘台灣歷史的重要程度。然而蘇碩斌慎重聲明,2010年台灣的非虛構文學,並非是報導文學的一脈相承,因為非虛構是一種「寫作裝置」,以小說佈局書寫、場景調度的手法,再加上宏觀的、現實的材料,這與報導文學關注「內容」,強調揭露被掩蓋的真實,兩者的出發點就已天差地遠。因此,在張桓溢的碩士論文中也提及,非虛構寫作,根本上已是寫作形式的新思潮,是打開事實去書寫的新視野。蘇碩斌戲稱,雖然我們堂堂正正的走在寫作的路上,但非虛構就像是一條「歷史的歧路」般,讓看似已分家的文史兩者,以有策略的方式模糊其界線,從中取得平衡點後,歷史不僅擁有了故事感,也能夠不違背「非虛構」的接近真相之價值。

《終戰那一天》的非虛構:文學最能寫歷史的理由

《終戰那一天》是蘇碩斌老師非常自豪的一本非虛構作品,由於編輯此書之故,自身投入了敘事學的研究。從中發現,若非天才型作家,其實掌握「敘事技巧」,也能夠將故事說得動聽。老師說本書全部的發想,始於2015年的一場展覽,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舉辦的「二戰下的臺灣人」,內容精彩之餘,一份六萬字的EXCEL檔案,輾轉交到蘇碩斌老師手上,裡面全是展覽相關人物的細節統整,若這些重要的歷史資料,在展覽結束後似乎一無所用,相當可惜。因此基於歷史事實,以及探索台灣獨特的歷史記憶,再與懂歷史,也懂文學的人,一同設定此書的史觀定位與傳達的價值。此書涉及角色之多,每章節的人物身份皆不同,從戰爭前線的志願兵、少年工、醫護者,到懷有理想的新聞人、師範生與音樂家,或是長久被台灣歷史忽略的在台日本人與海外台灣人等,都在終戰前後,不斷扛著現代國家的重擔,緊追眼前的機會,期望活得更好的這些人,以文學書寫歷史中過於沈重的部分,以情動人,非虛構的力量就在此刻生成:具有傳授事實的功能,讀者能夠輕鬆得知,已被整理過的歷史材料,又以文學「喚起」人人皆有的情緒(sentiment),「故事寫的好看,才有人願意看,看完還會印象深刻!」蘇老師認為,這也是文學必須肩負的任務之一。

演講後同學的精細提問與回饋,不僅讓大家對非虛構寫作更加了解,也重新認識了歷史與文學之間的關係。有人詢問,非虛構這種文類究竟為何與歷史小說如此不同,蘇碩斌老師以生動的方式形容,他認為非虛構甚至不是一種文類,而是一種對讀者的承諾——不違反現有史料與證據,敘事手法的歷史書寫,無須絕對的客觀中立,而是盡量接近「真實」即可。非虛構、歷史與文學寫作技巧,似乎成為了平易近人的詞彙。透過這次的演講,我們一同參與了蘇老師的非虛構研究成果,從敘事學推展到實際與歷史結合的應用,也了解到文學之餘必須考量到的寫作倫理,以及應該更加看重文史之間的關聯性,擁有更全面的文學書寫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