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透過搜尋維基百科上的「終戰詔書」條目,理解終戰那一天的相關資料。盛浩偉分享自己查找資料的過程中,找到《楊基振日記》在八月十五日這天的疑點——時差的問題。他發現楊基振當天紀錄火車的搭乘時間不甚合理,推究原因並閱讀文獻,才發覺當時中國、日本、臺灣有著時間規定上的差異;盛浩偉又以漁業署寫作的條目「吳郭魚傳奇(上)」為例,讓在場聽者實際發覺條目中看似「理所當然」的癥結點,提醒我們非虛構寫作時能夠從小材料回推到大場景、再從大場景中裁切至小成品。而當檢索資料時發現「疑點」,其實正是打開故事「維度」的關鍵,是否願意打開故事的維度,則取決於寫作者自身的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