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王君強(知名導演)
主持:黃美娥(臺大臺文所教授)
時間:2018年11月16日(五)下午15:30-17:30
地點:臺大臺文所324教室

撰稿人:陳冠如(臺大臺文所博士生)

王君強導演過去曾攝製多部廣告片,後自組紀實影視有限公司,轉以拍攝紀錄片為主。此次課程在導演到訪演講之前,先播放了王君強導演承接台北文獻館將台北早期文學(1985-1945)結合地景的初步影像化成果,而此紀錄片旨在以文學的眼睛,回顧日治時期的台北城,將人文情感,做為貫串、譯介文學與地景的中介。爾後王君強導演抵達,先與同學分享他身為一老台北人,屬於城市記憶與他的成長記憶如何相互廻繞,他提及紀州庵、南菜園、了覺寺等的歷史變化,同時也是在「景物不依舊,人事卻已非」的自我情懷下,他開始正視城市記憶的的遺落以及重拾,而也是因立足於新/舊、古/今之變的視點,使得王君強導演的紀錄片初衷,似乎有著將古今交融如何呈現的思索,例如他曾以「當傳統遇上現代」之名,分別做為過去拍攝台灣傳統音樂與這次台北文學地景的名稱。

而此次拍攝台北文學地景,導演採用編年的方式呈現,據導演所言,這是考量如果以人物角色為主要紀錄方式,則會衍生出人物角色觀點的問題,但這也帶出另一層問題,紀錄片該不該有觀點呢?本所博士生蕭智帆同學在席間除提出發問,亦簡述如李道明等台灣迄今對紀錄片的定義。王君強導演回覆紀錄片是有觀點的,而他在學期間,亦曾與李道明教授討論,且對此有所共識。李道明教授提及紀錄片需有觀點,不然就會是宣傳片,而紀錄片也須是對真實世界的捕捉,而雖然何謂「真實」有著如哲學形而上的思辨以及泛化,但只要是對真實世界的偽造、扭曲,即為不適當,但這也會衍生出,導演的觀點該如何安置而不踰越了紀錄片的「真實」本身,在此考量上,王君強導演這次的處理手法採編年方式,做為台北早期文學風景紀錄片的攝製手法,避免突出人物觀點後可能產生的強烈風格,而忽略了文學、地景本身的呈現。

同時,同學在觀看王君強導演所拍攝的台北早期文學風景紀錄片毛片後,除黃美娥所長,博士生魏亦均、碩士生蘇秉晨同學則分別給予建議與肯定,而在對於結合文學的影像該如何表述的討論與回應上,王君強導演認為文學書寫與影像呈現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式,是故當文學影像化後,並不只是兩種媒介的跨越結合,更必須經過文學創作者與影像拍攝者想法的數次磨合與激盪,而對於影像拍攝者,如導演來說,有時候「不懂」文學反倒成為一種影片表述的養分,如林靖傑導演即是因隔行,選擇以「尋找」的手法與信念,做為表述紀錄片的出發點。

此次演講王君強導演除分享個人的台北地景情感記憶,也對其所拍攝的文學地景紀錄片提出相關說明,並在同學的發問下,伸衍出紀錄片的定義與表述方式,以及文字影像相互跨介後的相關議題討論。最後,王君強導演在席間提及當今科技的普及化,讓人人都可以是影像的創作者,影像不再如過去因攝製工具的昂貴,而有高檔意涵,這發言同時亦使人關注到,除了影像媒介的普及性外、當今尚有發表場域的多樣性,與傳遞文字、影像的即時性等現況,而此影響所及不僅是班雅明所說的靈光(aura)消逝,同時也是在此普及性基礎上的文字影像化將呈現出更多、未知的表現手法,而這可牽涉的是往後對文學、影像的感知、表述與如何進行感知、表述,以及可能進一步影響審美品味與美學典律必需因此進行不斷重組等相關議題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