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江柏煒(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教授)
主持:黃美娥(臺大臺文所教授)
時間:2023年12月14日(四)下午15:20-17:20
地點:臺文所324教室

撰稿人:黃亮鈞(臺大臺文所碩士生)

江柏煒老師以《”洋樓”:閩粵僑鄉的社會變遷與空間營造(1840s—1960s)》取得臺大城鄉所博士學位。其後歷任金門大學建築學系創系系主任、人文社會學院教授兼院長、閩南文化研究所所長等職位,現任教於臺灣師大東亞學系,目前擔任臺灣師大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從江老師豐厚的學思經歷,顯見其自閩粵僑鄉的關照出發,逐步建構起金門、馬祖、臺灣、乃至東亞與世界的研究版圖,樹立難以撼搖的學術地位。

本次演講,江老師以「國際地緣政治下的地方社會:1958年第二次臺海危機下的金門與馬祖」為題,從國際地緣政治以及冷戰中的金門、馬祖為研究對象,分享他從戰爭體制、對峙宣傳、僑民移動……等多方面向發現的研究成果,思索島與島之間的繁複關係。

海峽中線:從臺灣到金、馬的距離

「我們怎麼從臺灣島飛往金門?」江柏煒老師從看似尋常的提問開始,分析臺灣本島飛往金門必須先向南飛、可能看見雲林六輕、再經過澎湖、最後飛抵金門。江老師點出此一航線的「不尋常之處」,在於直線距離明明更近、為何需要一個如此迂迴的航線?背後其實牽涉著國際地緣政治的議題——意即兩岸的海峽中線。海峽中線劃過臺灣海峽,中華民國政府現行作法的法源依據來自聯合國1958年《領海及鄰接區公約》,自冷戰時期伊始,臺、澎、金、馬之間即依循著國際航線的協商;反之亦然,中國廈門島飛往周邊的航線同樣曲折迴繞。

江老師接續說明,金門、馬祖自來與中國之間有著強烈的連結,舉凡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日常生活都有著密不可分的牽連。以1949年為轉捩點,那些往返金、廈的生意人,因為戰爭被迫停留在其中一方。過往那些被迫留在廈門的金門人們相當辛苦,遭受執政者強力打壓,然而,改革開放之後,這群人反而成為兩岸統戰的最佳樣板。如「金胞聯組織」(金門同胞聯誼會)的出現與活絡,即呈現後冷戰時期島嶼輻輳的特殊地緣關係。「臺北對於金門而言,是看不見的共同體;廈門卻是看得見的敵人。」此一耐人尋味的現象,凸顯國際地緣政治作用於地方社會下的結果。

文化層面,江老師舉出馬祖的馬港天后宮是馬祖人的信仰中心,廟中的大殿有一處卻是當地人依據習俗陳放大體的所在,與臺灣本島的習慣差異極大;再者,一般媽祖信仰者皆在農曆三月廿三日慶祝媽祖誕辰,然馬祖人卻是在農曆九月九日舉行「媽祖昇天祭」,根源於馬祖人傳說,媽祖這一日在此升天。由此可見,即使同在一個國家體制、乃至於表面相近的文化圈之中,仍有著許多差異。「不要以臺灣本島的已知範式,來理解馬祖」這是江柏煒老師對於在場師生的提醒。

海峽中線的存在,切斷臺灣與金、馬之間海與空直接的聯繫,卻也諭示著政治與文化層面隱而未顯的差異。

空間、時間、防衛體制:解密美國檔案

戰爭——韓戰、臺海危機、越戰,劇烈影響東亞政治版圖,江老師研究甫解密完成的第一手美國國家檔案,重探東亞冷戰體系的形成。1951年《共同安全法》和《太平洋安全保障條約》、1954年《東南亞條約組織》和《中美共同防禦條約》,這些條約的簽訂,提供東亞冷戰體系的法律基礎。

江老師認為我們應注意1949年10月25日古寧頭戰役的重要性——以金門此一空間為引線,使得中國來臺、臺灣本省人兩者間產生交集,避免了「破碎共同體」的生成。古寧頭戰役穩固臺海對峙局勢,往前追溯史料,更可發掘1949年8月中旬,日本前陸軍中將根本博對於金門部署兵力的介入;依據解密檔案,「白團」此一由舊日本帝國軍人組成的組織,即是在古寧頭戰役之後,介入協助金門防衛部署,進一步讓白團得以在1950—1970年代,擔綱蔣中正「反攻大陸」計畫的參謀顧問角色。

第一次臺海危機,起自1954年9月3日,至1955年4月萬隆會議結束(我方稱之為九三砲戰),從美方的解密檔案中,可清楚看見金、馬地區的軍事戰力部署情形以及美方對戰爭局勢的態度為何。值得注意的是,美方一向以「中國外島」分析金門和馬祖,認為「外島不能防守」且屬於中共。更驚人的發現為,韓戰期間擄獲的可作戰中共戰俘,其後交由蔣中正管理。蔣中正將此批大約一萬一千多名的可作戰韓戰戰俘,送至金門前線作戰,亦顯東亞政治局勢的弔詭與繁雜。

第二次臺海危機發生於1958年8月23日(即八二三砲戰),依據解密檔案,可發現美國錯估當時的兩岸局勢。1958年3月的報告指出,美方認為中共未有能力佔據金門、馬祖,且美方雖未駐軍外島,然在各島上皆有顧問團官員、並有第七艦隊巡弋臺灣海峽,由此評估中共應會打消佔據金、馬的念頭。中共卻於此時聲東擊西,增加馬祖對岸的黃崎半島軍事部署,使得國軍和美方忽略金門對岸的動靜。於是,8月23日,中共開始砲擊金門,第二次臺海危機於焉展開。

江老師提及,砲戰後期中共實施「單打雙不打」制度,從美方檔案中可知,當時打來金門的砲彈中,可見俄國製砲彈和美國製砲彈,由此進一步推得金門砲戰停戰的「真相」(依據美方檔案可知的事實)是為中共其實已無足夠軍火維持戰爭的火力,連俄國援助、以及從國軍手中接手的美方砲彈皆使用於砲戰之中。也就是說,中共沒有能力拿下金門、馬祖,為避免承擔軍事失敗的風險,只能進入「象徵性射擊」的假戰氛圍。

全球地域學的研究方法

演講過程中,江老師播放美方製作的《這是金門》紀錄短片和他製作的《落番之後》微電影。《這是金門》紀錄短片於1958年拍攝,呈現美方視角下的戰地金門。片中出現一名斷臂的小男孩,江老師提及在一次偶然的機緣下,和片中這名小男孩接上聯繫。小男孩現已為七十多歲長者,遷居永和、終身未婚,他自述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人,當年僅是跟著母親回到金門娘家,從此改變往後的一生。江老師認為這就是國家的大歷史之下,造成個人小命運變化的重要例證。

《落番之後》微電影的拍攝,則來自移居新加坡的金門黃家後人「尋根」故事。經由聯繫江老師,串連孩童時期長輩的耳提面命——你是金門後浦人,青年回歸金門、找尋「甲必丹厝」中的祖先遺蹟,經由學術調查的成果,讓冷戰時代的移居東南亞的金門人得以「回家」。江老師提醒,所有的問題意識,都是在田野中發現的,走出戶外,處處都是待處理的議題。

演講最後,江老師認為必須以全球性的視角來看地方的變遷。老師提醒「全球地域學」的概念相當重要,這是一種嘗試建立認識地方社會的認識論與方法論,也是關乎社會實踐與行動的概念,更認為文學研究、尤其是臺灣文學研究,應加入全球地域學的研究方法,才得以豐厚此一學門存續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