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1 月 27 日2022 年 1 月 27 日 NTUGITL 主講:楊乃女(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教授) 主持:廖勇超(臺大臺文所副教授) 時間:2022年01月17日(一)下午14:20-16:20地點:視訊演講 撰稿人:蔡承志(臺大臺文所碩士生) 楊乃女 主講廖勇超 主持 科幻敘事與後人類 隨著後人類理論於近年蓬勃發展,楊乃女老師以Peter Mahon所提出的「Humans + Tools」,也就是科技介入身體所產生的效應作為基礎,將演講分為三部分,為同學帶來後人類的初步介紹。 後人類與後人文主義 在後人類(posthuman)與後人文主義(post-humanism)的區別中,後人類強調的是去除作為「物種」角度的人類中心主義,後人文主義則是針對西方傳統啟蒙主義底下產生的「人文主義」,所進行的檢討與反動。 關於後人類定義,率先運用「cyborg」一詞解釋人機(有機物/機械)一體的Donna Haraway,打破人類與異質性事物結合的恐懼。Bernard Stiegler更直接指出,在與環境中的技術、物質相互演化下,人類打從一開始便是「後人類」狀態。Katherine Hayles則在網路時代下提出人類與數位物結合所產生的嶄新自由,卻也對人類拋棄肉體懷抱隱憂,自動控制技術與資訊模組所帶來的「離身性(disembodiment)經驗」將會逐漸取代人類的「即身性(embodiment)經驗」。 後人文主義最主要的提倡者為Cary Wolfe,之所以不採用「後人類」一詞,是為了避免後人類思考所造成的「超人類」思維,將人類置於能夠超越過往的優越存在。在批判式的後人類主體討論下,Rosi Braidotti則提出主體性應有人類肉體經驗的「即身性」、開放與異質物相結合的「鑲嵌性」,以及避免單一完整討論的「局部性」,針對標準主體性提出反思。 義肢與改造身體的慾望 人類對於改造身體的欲望來源,即是因為身體有所「能」與「不能」之處。最初是由修補身體缺陷誕生「義肢(prosthesis)」概念,但隨著科技進展以及人類對身體想像的改變,「義肢」也演變出「增能輔助」的可能。然而後人類身體的出現某種程度上助長了「健康」與「正常」身體的想像,將會帶來否定「衰老」與「腐敗」身體的隱憂。 在線上與線下界線逐漸模糊的今日,許煜提出「跨物性(interobjectivity)概念,說明數位物已不能用傳統主客二元方式,而必須以「技術環境(technical milieu)」途徑來探究其本質。機械與人雖然嘗試進行動態結構的連結,但技術系統的靜態結構卻不斷把非技術性的元素簡化成系統可以理解的語言,導致人類看似掌控了人工智慧系統,事實上卻同時也被系統所馴化。 技術情感的展現 演講最後,楊老師以科幻小說集《十二個明天(Twelve Tomorrows)》其中兩篇:〈Okay,葛洛莉(Okay, Glory)〉與〈閃亮點點(Sparklybits)〉,分別說明人類將自己化約為數位物的慾望,碰上反被技術系統限制的危機,以及科技漏洞帶來病毒入侵的危險,卻也產生逃逸制式化生活的可能。而這兩者都是建立在人類與人工智慧產生的技術情感上,說明了數位物的層次逐漸納入人類情感中。 同學提問 對於同學提出是否能夠完全脫離人類中心主義的疑惑,楊老師表示如同「cyborg」被譯為「半人」,完全脫離人類中心或許是不可能達成的目標,但我們依舊要持續嘗試進行換位思考,考量其他物種又或是任何有機物的生存角度。而後人類思考是否會建立具有排他性的新倫理觀,楊老師則認為後人類批判要點之一,即是單一且絕對的價值觀,因此更傾向於廣納各種多元的倫理觀。 最後,關於人類是否真的有必要回歸現實,回歸即身性的提問,楊老師強調我們必須注意到現今仍有許多人,因階級、種族等因素,無法享有與我們相同的科技技術,這將會造成數位生活的不平等關係。廖老師則補充,在數位與現實早已無法清楚區分的今日,僅聚焦於數位又或是現實其一,將會陷入二元對立的窠臼,違背了後人類多元的視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