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林淇瀁(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主持:張俐璇(臺大臺文所副教授)
時間:2024年04月23日(二)下午13:00-15:00
地點:臺大綜合教學館401未來教室

撰稿人:蔡易澄(臺大臺文所博士生)

1980年代是個什麼樣的年代?美麗島事件甫發生,加上林義雄案,全台陷入一片肅殺氛圍。但1980年代也是個希望的年代,各種民主運動蓬勃崛起,最終讓台灣在1980年代末走向解嚴。此次演講邀請到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林淇瀁董事長(作家向陽),分享其80年代在自立晚報工作,與文壇作家來往的妙緣。

向陽老師首先提到,其最一開始擔任報章編輯,是在1980年由商禽引介,進入《時報周刊》工作。《時報周刊》的讀者是大眾取向,向陽老師戲稱,詩人在用字遣句的天賦,特別適合為報紙下標,因此才被找入媒體業。其後在1982年,他又因詩人身分,被《自立晚報》找上,希望能與當時同是詩人擔任主編的兩大報副刊競爭。接任《自立晚報》副刊主編後,他開始思考要如何讓《自立晚報》走出自己的路線。

當時常看黨外雜誌的他,決定依循《自立晚報》「無黨無派.獨立經營」的特色,走出獨特的本土路線。兩大報不願刊或不敢刊的稿件,一律由《自立晚報》發聲,成為當時難得的異議特色。《自立晚報》不僅相當照顧備受主流文壇忽視的本土作家,也另闢台語專欄、刊載台灣文學史論述,逐漸形構出台灣文學的樣貌。可回想起當年,也曾幾度惹上麻煩。譬如刊登林俊義的文章,因其中敏感的字句,而受到情治單位的約談。但正因為不畏威權的勇氣,才讓《自立晚報》成為民主化與台灣意識的搖籃。

當年許多本土作家還未受到重視,多數人並不了解他們的重要性,但向陽老師卻相當有遠見,將這些作家寄來的手稿保存了下來。特別是經歷跨語世代的本土作家,因為歷經政權與的語言轉換,淡出主流的視野,但其實他們過去在美學與理論的發展相當成熟,更當被重視才是。譬如黃得時早在1942年就開始構築台灣文學運動史,又在1954年撰寫台灣新文學運動的概況,可謂是建構台灣文學史的前行者。又如郭水潭在1930年代,作為台灣文藝聯盟佳里支部的成員,以台南鹽分地帶的地方性觀點,構築以台灣為主體的思維。又或者楊熾昌在1930年代發展超現實主義,成為台灣新詩早開的現代主義花朵。向陽老師更提示,其實楊熾昌在戰後的報人事業,以及在文化與政治的評論,更是大家值得留意的面向。在此次講題的文人作家中,胡品清算是當年已相當有份量的翻譯家。胡品清長年翻譯法國文學,並在文化大學任教,同時寫得一手好散文。向陽老師回憶起當年讀大學時,就因華岡詩社而認識胡品清,對她浪漫率直的風格頗有印象。

末尾,向陽老師提到,希望過去日治時代的台灣文學,能在當今以符合現代人的風格翻譯,持續推廣台灣文學的閱讀。同時,諸如賴和的小說,或許能以台語文翻譯,開啟更多想像的思維。面對新世代的台灣文學,儘管路很坎坷,只要「向陽」,就能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