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廖志峯(允晨文化發行人、作家)
主持:楊雅儒(臺大臺文所助理教授)
時間:2023年04月18日(二)下午14:20-17:20
地點:臺大臺文所324教室

撰稿人:許為庭(臺大臺文所碩士生)

此次的演講除了邀請到允晨文化發行人廖志峯,在教室前緣也坐著拾著《到梵林墩去的人》的女士,該名女士便是聯合文學總編輯周昭翡女士。特別的機緣讓演講意外更添豐富,兩位資深的出版編輯與我們聊聊他們與尉天驄老師的相遇契機與相識故事,在演講的剛開始便能預想演講的三個小時會是段收穫豐碩的旅程。

「要我介紹尉老師,忽然之間不曉得從何談起…」從廖志峯編輯所準備的演講內容,能看出他很認真、盡力的想將尉天驄老師盡善盡美的分享給我們認識。正直、高尚、講義氣和溫暖是廖志峯編輯給予尉老師的四個形容詞,儘管想法、理念不同,他仍能以寬敞之心接納所有的交流。文學需要有一個溯源的過程,編輯強調著,作家在人生不同階段的創作裡頭,作品會有時代的脈絡、生命的寄託、時事的感懷,去了解脈絡對閱讀來講是重要的,廖志峯編輯藉多張照片帶出尉老師的出生背景、居住環境,還有相遇的吉光片羽道出對我們聆聽者來說相對陌生的尉天驄老師。

隨後廖志峯編輯開始跟我們聊尉老師所創立的《筆匯》雜誌,《筆匯》雜誌開啟了台灣文學的全新視野。尉老師情有獨鍾雜誌,甚至邀請廖編輯創辦雜誌,他認為雜誌能培養文化、培養作家的搖籃,「尉老師好像對『文季』這名字情有獨鍾」廖志峯編輯笑說著,接連幾個相似名字的雜誌,要不混淆也很難。再來介紹起《文季》的歷史,讓我們可以從雜誌看到許多線索,一個雜誌、一個封面、一個篇章乘載著許多故事,每一點線索能勾起一些記憶,探索裡頭的脈絡和思潮,可漸漸將脈絡勾勒出來成清晰的圖樣。尉老師透過雜誌反映他對文化、文學的理想,希望把它迎向新的社會,更能關懷別人的、更能反映現實的社會。

原本僅只是想來聽聽廖志峯編輯如何談尉天驄老師的周昭翡編輯,也順道分享了自己與尉老師的故事和《到梵林墩去的人》唯一一本尉天驄老師的短篇小說集一書,並分享了這本書的起點和新書發表會時的盛會景象,那場盛會也成為了尉老師的最後身影。「梵林墩」是一個什麼的地方?這是大家對書名的首要好奇,周昭翡編輯也詢問過尉老師有關梵林墩的想法,當時的尉老師說是一種直覺以及佛法的「梵」字感受,但小說家朱和之有著另一見解,他當時看到書名便立刻聯想起「freedom」(自由),也許我們可以過尉老師的小說了解台灣經驗以及尋找他心中一直渴望存在的某種自由嚮往。

廖志峯編輯以他與尉天驄老師一同快樂吃粉圓的照片做結尾,希望這樣的分享對大家有點幫助、有點啟發,從舊文獻裡發現新的面向,從這裡找到我們時代的精神是什麼,每個世代都有它想去回應、想去呼應自己真正關心的生活,這也是廖志峯編輯為什麼很願意來臺文所與大家分享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