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平路(知名作家/林榮三台灣文學講座臺大講座作家)
主持:黃美娥(臺大臺文所教授)
時間:2021年05月07日(五)下午15:30-17:30
地點:臺大臺文所324教室

撰稿人:魏亦均(臺大臺文所博士生)

有創傷也有護佑的島嶼精神: 「歷史夾縫中的婆娑之島,命運將走向何處?」

本所獲台灣文學學會「林榮三台灣文學講座」補助,邀請臺灣知名小說家平路女士擔任本所講座專家,並為本所師生進行三場演講。第一場「歷史夾縫中的婆娑之島,命運將走向何處?」演講,與本所黃美娥教授開設之「臺灣島嶼文學研究」課程結合,希望能在過去以文本、研究者為本位的認識基礎上,轉向或重新納入創作者的視野與企圖,重新思索臺灣作為一座島嶼的文學/史意義。

平路回顧自身成長、求學、謀職到毅然決然投入小說創作的歷程,首先指出其對於現實生活乃至於歷史事實/事件的不安與懷疑,是促使她轉向創作的主因,與不斷追根究柢的動力,而在近三十年旅外與創作的時光中,她心中的參考座標永遠都是臺灣,更是沒有一天真正偏離到臺灣的航線以外。在生命航道與書寫系譜中,明確地標記或擘畫出臺灣的形狀、位置與意義的平路接著提到,作為一座島嶼的臺灣,以及曾與這座島嶼有過接觸,或世世代代生活在這座島上的島民,其實或隱或顯、或深或淺地都被烙印著「地理性的傷痕」。所謂的地理性的傷痕,是指由於臺灣位處歐陸中繼,及其被夾藏在東亞各國之間的地緣位置,所遭遇的各種衝擊、創傷與遺痕。平路以臺南延平郡王祠為例,指出其建築本體是中國清代時期的建築風格,爾後,日本殖民臺灣時便在祠前興建專屬於日本神社的鳥居,戰後國民黨政府接收臺灣後,則將「黨徽」加冠在鳥居之上。事實上,鄭成功的出現,乃至於其跨時代、跨政權的被建構與表述,即是地理性的傷痕與遺痕的表徵與再現。但,平路話鋒一轉,直搗核心:夾藏在這些歷史傷痕與遺痕縫隙之間的是什麼?小說家在看見縫隙之後,能做些什麼?平路在懷疑之中看見歷史縫隙後,開始透過大量史料的爬梳、越境的重訪,一次又一次的重返、敘述與重整「被貽/遺誤」的人物與事件,繼而脫胎成《婆娑之島》。

平路在寫作《婆娑之島》以前,已交出震撼文壇的《東方之東》。《東方之東》藉從臺灣到北京萬里尋夫的敏惠之手,帶出曾以臺灣為據點,親身參與大航海時代的鄭芝龍,並透過鄭芝龍與世界海商、清廷乃至於與鄭成功之間的對話、交手與斡旋,重新脈絡化臺灣的歷史的定位與重要性,也有意藉此重思當代的臺海關係。而在《婆娑之島》中,平路則將視角聚焦在鄭芝龍之子鄭成功的身上。若從寫作手法來看,《婆娑之島》同樣是以雙股並進的形式推動小說的發展。平路透過17世紀鄭成功與揆一間個人與國家的征戰與20世紀美國外事人員與間諜之間的偵防,時空與事件錯置的方式,重新建構小說中的現實。而在平路分別就時間、地理、身份、國家乃至於政治利益等面向,進行精心部署與互文的寫作策略之下,與其說她是要以此更駁雜地呈現被夾藏在各種大陸強權之間的臺灣情勢,不如說,平路更好奇或在意的是,這一切究竟是怎麼樣發生的?荷蘭丟失臺灣,真的只是揆一無能,而鄭成功威震四海嗎?在臺美關係之間,難道只有「現實利益才是唯一算數的真理」嗎?為此,平路盡可能地重返鄭成功、揆一以及間諜案件發生的場所、地景與史料文獻,用同樣身而為人的同理心,去同理作為一個「人」——而非歷史人物——的他們的心情與處境,他們不斷陷入掙扎、兩難與苦難的複雜處境,以對照、反省過去歷史所帶來的單一化、扁平化的偏見與暴力,繼而重新照見、安頓島嶼與島民的傷痕與命運。

在17世紀到20世紀間,作為一座島嶼的臺灣,曾被不同民族、國家以紡錘、群島或其他各種形狀描摹在航海或戰略圖上。這一方面確實指向了「歷史夾縫中的婆娑之島,命運將走向何處?」的處境與難題,但另一方面,臺灣也在護佑之中走過各種動亂、戰爭、殖民,乃至於戰後的戒嚴、解嚴以及數次的外交風暴,並淬煉出多元且充滿無限、無窮可能的島嶼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