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劉吉雄(知名導演)
主持:黃美娥(臺大臺文所教授)
時間:2023年11月30日(四)下午15:20-17:20
地點:臺大臺文所324教室

撰稿人:劉晉綸(臺大臺文所碩士生)

本學期黃美娥教授開設的「臺灣島嶼文學研究專題」,在經過金門、馬祖、蘭嶼、綠島等離島專題,週次主題來到「澎湖」,我們邀請到知名紀錄片導演劉吉雄先生蒞臨演講,讓我們有機會從文學的文本、歷史的文本來到視覺的文本。本次演講得益於事先提供的史料文獻基礎,與導演的現身說法,與目前已經釋出的《澎湖難民營三部曲》前導影片,打開了同學對島嶼更多的想像以及歷史關懷。

演講開始,導演即介紹了自己求學的經歷,他表示,澎湖難民營的時間點落在1977-1988年,「每當重訪澎湖難民營的故事,都會深深體認到自己正在追溯著我的7歲到17歲,所以如果臺灣每個人都能認真地去追溯自己的7歲到17歲,歷史就不會斷裂」,導演說。接著便一一細數自己過去的編導經驗,包括《草木戰役》、《高校有刀》以及《恩愛夫妻》等。重返劉吉雄導演的成長經歷,他對自己成長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來自臺北縣」的「三重囡仔」忽然升上「臺北高校」的經驗。「怎麼臺北市的小孩子跟我們長得不一樣?」包括講國語的口音、階級的高低,諸多的差異造成了劉吉雄對於「認同」的體認。如此經歷,觸動了他對於「中心與邊陲」的思考,「難道臺北市就比臺北縣高級?「難道有的國家、有的血統就比較『高級』?」

劉導演曾在澎湖當兵,服役期間,初次夢見了來自柬埔寨的女孩告訴他「金六刀」爾後二度、三度入夢,這條夢徑最終將他領至柬埔寨的「金邊」。2003年,他第三度入夢,這次僅碰到一只破雨傘,醒時,卻如獲天啓:「難民營下個月要拆了。」至此,劉導演才一如恍悟般,意識到「夢」的召喚。於是起心動念,在《南方電子報》發表以難民營為主題的專文。在致力推廣澎湖難民營歷史的同時,劉導演遇到最大的問題是,「澎湖難民」往往勾不起臺灣人的興趣。「澎湖難民營不是地方事務嗎?跟我有什麼關係?」近期,劉導演將這些故事發展為VR劇情短片,企以視覺化的方式,讓觀眾更易進入議題。「其實,這樣的問題就跟『伊朗軍艦跟台灣有什麼關係』是一樣的」,劉導演說。他認為「關係」的建立,並不是一眼就能看透的,很多兩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物之間其實也都隱藏著你看不見的「關係」。

現場,劉導演也向我們介紹其創作當中的故事發想,並放映片段,也特別強調自己對歷史的認知是叩合在「中南半島戰爭」的敘事脈絡,這是有別於內戰西方、中國、國民黨政府等權力所建構出來的越戰敘事。在小歷史的重構與重探過程中,劉導演的「自我」與「敘事」彷彿不斷地相互辯證、激盪。此外,劉導演也透過簡報呈現著名的〈南海血淚圖〉,該圖片訴說著「清風號」的悲慘歷史,來自於已拆除的講美難民營壁畫——在國際冷戰時期,此圖曾作為政治宣傳的材料。當導演將其放在「澎湖難民營三部曲」影片拍攝計畫的臉書紛絲專頁封面後不久,曾在船上的倖存者網友竟然在圖片下留言道:「這就是我的歷史。(This picture is my history.)」這樣的回覆,讓他十分震撼。

在導演提供的許多材料中,最重要的當屬共計來到台灣的「五十一船」的資料,一些當事人受訪者在這些資料中看見他們的名字時,驚異之情往往溢於言表。由於臺灣的難民相較於來自馬來西亞、香港等地的難民,因數量不夠龐大,導致社群能見度較低,其歷史有時被質疑,「臺灣也曾經有越南難民嗎?騙人的吧。」但有了這些資料,讓這些一度受到懷疑的,曾經在臺灣難民營生活過的當事人們感動:「原來臺灣沒有忘記我們」。這些資料對於他們而言,就像是一種可供肯認的證明,證明他們曾經存在於越南難民血淚歷史的一角。導演說:「又或許,這可能不能稱之為一種『感動』,因為這樣激動的心情,在某種意義上可能比感動還要『更多』。」

總結本日演講,劉吉雄導演分享了許多有關在台灣、澎湖的越南難民故事,並重現口述歷史,提供訪談人的現身/聲說法。在此,一條有別於以往作為冷戰下政治宣傳的難民歷史脈絡,於斯映現,而一部在過去被隱藏的歷史,也活生生地呈現在我們眼前。可是有關澎湖難民營的故事已經說完了嗎?基於對澎湖講美難民營被拆掉的遺憾,他正致力以綠島、景美的人權園區為標竿,透過VR技術來重建數位的「難民博物館」。

演講末尾,劉導演重返此一叩問:「澎湖難民的事,跟我有什麼關係?」他答道:「難民像是候鳥或迴遊魚群他們帶來遠方的訊息,也帶著臺灣的一部份前往世界各地。我自己算過,如果你嘗試挖深『澎湖難民』的議題,他可以幫我們多認識三十幾個國家。包括難民成員國越、柬、寮,以及亞太地區曾經設置難民營的國家或地區如日、韓、港、澳、菲、馬、印尼、新加坡,以及最後接收難民的國家如美國、加拿大、歐洲等。」這樣的說法,不僅提供我們再思作為「倫理」的「關係性」研究,如何透過議題認識論的開發,拓展開來。劉導演最後也分享「戰俘」、「板塊」、「域外之囚」等概念,拓寬了我們對於難民議題的思考,而最後提出的「陸地人/海洋人」的比較性思維,則與本課程「島嶼文學」曾經介紹的曹永和「海洋史觀」相互共振。換言之,當我們把視角從臺灣「本島」延伸出去到「澎湖」,雖看似簡單跨出那一步,實際上卻是跨進了全世界。